400 650 1979
盛夏近尾声,2023年过去了多一半,迎面而来的是金秋“双节“,对于酒业来说,也将进入忙碌的季节。
回首前8个月的国内市场,消费市场的表现总体平平,除了节日期间的偶尔波峰,日常消费并未达到年初的预期,站上新的高位。酒类,特别是白酒市场的价格倒挂仍在持续,有媒体预计今年的“金九银十“恐怕难现往年的酒水涨价潮了。
酒类产品属于快消品,有着典型的消费的特征,加之体现在餐饮行业,大多具有限时性,往往被视作百姓餐桌消费的晴雨表,有着重要的民生指向意义;另一方面由于白酒所具有的文化附加值与高端化趋势,也是商务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伴手之物;此外,近年来兴起的老酒收藏、定制化、金融化等新潮“玩法“,也让白酒消费的构成愈加丰富。综上种种特征,白酒市场消费的”平庸“表现,需要细分成不同的消费市场加以观察,而不宜简单的归结为消费不振,更没有一个”“可以包治百病。
从民生需求的角度看,酒类消费的餐桌需求无疑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如何,一家人吃饭时喝一点酒的习惯与场景相信不会轻易改变,改变的也许只是消费心态与价格带需求,这就需要厂商在规划产品结构时“重拾初心“,在民酒上多下功夫,主打价格与品质适合的产品,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从商务与团购的需求看,由于地产、汽车、出口、等市场的复苏慢于预期,短时间内尚不具备爆发式增长的可能,商务往来酒水用量减少是意料之中的事,厂商需做好长线的心理准备。旅游消费在今年迎来预期的复苏,厂商可在该领域顺势出击,有所作为,但需要在选择产品和价位时契合实际,切忌急功近利,不要让价格和消费场景吓退游客和消费者。
收藏、定制乃至金融化等市场需求,是酒水高端化过程中衍生出的新市场,曾经在几年间支撑了白酒的高速发展(如为投资和消费兼顾,每年订购一箱飞天茅台的现象在商界颇为普遍),但投资市场的敏感性和“焦虑症”,高于普通消费亦是不争的事实,在消费降级的背景下,保持信心和热情是供给侧需要探索的关键,也是考验新消费能否持续的要素。《中国酒业》杂志近期举办的老酒收藏节等系列活动,就是集众家智慧,深度挖掘酒类价值的新尝试。
内外环境与压力的增加,带来了行业格局变化的可能,除了挑战,更可能是机遇。同样是饮料酒,啤酒行业这两年的增长充分印证了这一点,而增长背后的原因,值得全体酒业人加以总结和借鉴。酒通社
该二维码7天内(07-20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编辑:seotjxx1
本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糖酒网编辑!
相关文章
- 6500亿!透过这场行业盛会,看火锅行业未来3年必火的新趋势!
- 玉泉酒业荣膺哈尔滨市中小企业合作与发展服务协会副会长单位
- 2025“中国美酒嘉年华”登陆泰国,锚定东盟 6.5亿人口市场
- 泰山酒业召开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
- 今日第34届北京国际燕京啤酒文化节盛大开幕!
- 项目扩建丨小糊涂仙酒业泸州合江白酒生产基地
- 上半年酒类价格同比下降2.0%;五粮液集团子公司参投能源
- 王炸:五星酒业成为零售巨头沃尔玛优质供应商!
- 高举招商大旗,实现增量大业——2025泰山酒业营销顾问团第一次会议成功召开
- 36岁谌超出任丰谷酒业党委书记、董事长
- 佳之味蛋白饮料智能生产线新建项目获批
- 茅台集团捐赠1000万元助力黔东南州灾后恢复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