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新闻快讯
1. 瑞幸咖啡门店数超过5200家
2. 现代牧业拟在2025年将产量提升一倍
3. 麦德龙全新会员店亮相北京
4. 百事中国新品牌“冒泡”
5. 燕京啤酒加速驶进高端赛道
6. 自嗨锅推出新品牌“小七厨房”
01
瑞幸咖啡门店数超过5200家
6月30日晚间,瑞幸咖啡补发经审计2019年年度财报。根据财报显示,2019年瑞幸营业收入30.25亿元,同比增长260%;期内净亏损为31.61亿元,同比扩大95%。
根据瑞幸财报显示,2018年、2019年全年瑞幸营业收入分别为8.41亿元、30.25亿元,期内归属于公司股东净亏损分别为31.90亿元、37.13亿元。2019年瑞幸营业总成本为62.37亿元,同比扩大156%。具体来看,2019年瑞幸原材料成本为16.23亿元,同比增长205%;门店租金及其他运营成本为15.97亿元,同比增长177%;折旧和摊销成本为4.12亿元,同比增长285%;销售费用为12.52亿元,同比增长68%。
同时瑞幸在财报中披露了经调整后的净亏损情况,其中2019年归属公司股东的Non-GAAP净亏损为30亿元,同比扩大87.5%。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9月,瑞幸宣布将子品牌小鹿茶以“新零售合伙人”的形式开放加盟。根据财报,截至2019年底,瑞幸合作店共开出282家。截至2021年5月31日,瑞幸全国门店共有5124家,包括3949家自营店以及1175家合作门店。此外根据瑞幸公司最新公告,截至2021年6月底,瑞幸全国门店数已经超过5200家。
信息来源:36氪
02
现代牧业拟在2025年将产量提升一倍
昨日,大和发布研究报告,维持现代牧业“买入”评级。该行行表示,原牛奶价格今年首5个月上升13%,相信今年会有双位数增长。报告还称,公司宣布委任孙玉刚担任新行政总裁。
此外,管理层在分析师会议中提到,希望在2025年将畜群规模和产量提升一倍,通过有机畜群增长、将畜群规模翻倍至50万头,产量增加至360万吨。
信息来源:小食代
03
麦德龙全新会员店亮相北京
源自德国的麦德龙1996年进入中国,如今已在全国60座城市开出了近100家门店。2020年4月23日,物美收购麦德龙中国80%股权正式交割完成。此次收购完成后,麦德龙中国继续以“麦德龙”品牌保持独立运营。同时,在多点赋能下加速了数字化转型。
去年12月,麦德龙中国推出了199元付费会员卡,目前,付费会员已达数百万人,60%以上的零售额都来自于付费会员。此次新亮相的麦德龙PLUS会员店,是麦德龙中国首批开业的全新业态,店内包含约2500种商品,超40%为进口、独家与自有品牌商品。付费会员卡是顾客进入门店的唯一凭证,每张主卡可绑定1张亲属卡。
6月27日,北京首家麦德龙PLUS会员店在丰台区草桥亮相,这家店由物美大卖场改造而来,是麦德龙入华20余年来,针对新一代中高端家庭市场推出的新业态。记者从麦德龙获悉,未来,麦德龙位于北京的4家常规门店也将陆续改造为PLUS会员店。
信息来源:简夕零售
04
百事中国新品牌“冒泡”
正随着夏季天气一起升温的中国气泡水市场里,又有一位新玩家上线“冒泡”了——百事公司旗下的“bubly微笑趣泡”。
本月早些时候,百事公司正式将这一在美国人气颇高的气泡水品牌引入了中国市场,并在天猫及京东等电商渠道上线首发。近日,这一0糖气泡水品牌明显开始加大了市场攻势,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入驻越来越多的线下渠道,如沃尔玛超市和全家便利店等。
“接下来,我们会利用百事公司成熟的市场渠道,在便利店、商超、电商等多个渠道加大铺货销售,让bubly走向中国更多地方,触达更多消费者,高效扩大市场份额,在气泡水饮这一细分赛道中占据一席之地。
资料显示,bubly是百事公司2018年才推出的十分年轻的品牌,而在2019年的销售额就超过了1亿美元,被百事公司寄望能够称为其下一个“10亿美元品牌”。百事公司董事长兼CEO龙嘉德(Ramon Laguarta)曾多次在业绩会议上提及该品牌增长表现不错,并视其为内部创新的成功例子之一。
信息来源:小食代
05
燕京啤酒加速驶进高端赛道
纵观国内啤酒行业,巨头企业们已经把高端化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布局,同频共振成为了行业整齐划一的标准动作。瞄准某一细分领域,重新定义品类规则,是很多品牌快速崛起的共同路径。
牢牢靶向大单品、年轻化战略思路的燕京啤酒,早早就占据了一条主要赛道。从试水燕京U8,成功打造全国大单品,让燕京啤酒全国开花,到升级燕京雪鹿,一上市便引爆互联网,创造口碑和业绩双丰收,燕京啤酒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注定不平凡的燕京,在“新消费”市场赛道上,再次“亮剑”,V10精酿白啤将于6月25日正式上市!
图片、 信息来源:新啤酒
06
自嗨锅推出新品牌“小七厨房”
5月20日,获悉,自热方便火锅品牌自嗨锅即将推出新品牌“小七厨房”,主要以炒菜酱和拌饭酱为主的各式调味品,将于6月底发售。自嗨锅瞄准的“家庭厨房”场景,还是呷哺呷哺、小龙坎等餐饮品牌的争夺地。
在业内人士看来,调味品复合化、即食化已是趋势所在,餐饮企业凭借既有“基因”具有一定优势;完全脱胎于速食品类的企业做调味品,在口味和品牌黏性上多少有些示弱。不过,两者想要争得一席之地,势必都要解决各自的渠道短板问题,还需避免用弱点抢市场的悲剧发生。
根据品牌介绍,小七厨房是由自嗨锅出品的调味品品牌,瞄准了年轻消费者,适配的场景就是家庭厨房。自嗨锅相关人员了解到,小七厨房这一系列产品还未上市,将于6月底左右在线上、线下渠道发售。对于后续的规划和布局,并未给予回应。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调味品复合化和即食化已经成为基本趋势,不仅是跨界的企业参与其中,传统的调味品企业也在往这方面探索。
图片、信息来源:至汇战略营销
编辑:SIAL China 国际食品展
本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糖酒网编辑!

扫描二维码关注糖酒网公众号
找项目,看酒行业资讯,浏览糖酒会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