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中国食品企业正在通过品类创新抢占东南亚市场。”以洽洽食品为例,其泰国子公司2023年营收达4亿元;盼盼食品对印尼出口额达1.03亿元。新兴品类如辣条更是在泰国、越南等地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的社交零食。
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深圳)将于9月1日-3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行,本届展会预计吸引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余家优质展商参展,集中展示超过10万件新奇特食品饮料产品,为中国企业拓展华南、大湾区及东南亚市场搭建国际化平台。
这些品类在东南亚卖爆了,更多食饮采购商看过来
如今,更多中国特色地方产品正在走进东南亚,从新式茶饮、网红休闲零食、功能性食品饮品、到低脂低卡零食轻食等,均已“喂”进了东南亚消费者的口中。
尤其是受当下年轻人持续性快节奏、生活和间歇性“朋克养生”理念的叠加影响,一些“懒人食品”、预制菜、方便菜、自热火锅/米饭、快速冲调以及拌酱类食品迅速出圈,口口相传引发消费热潮。甚至,在融合新场景进行某种程度的“中西结合”后,开启了中国食品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例如老干妈披萨、豆酱披萨以及辣条派……
对于专业渠道采购商而言,利用SIAL西雅展(深圳)是进入大湾区,撬动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渠道。要知道在中国零食品牌进入之前,东南亚的货架基本上被日本零食品牌所占领,如卡乐比(Calbee)、江崎格力高(Nissin)、森永制果等。
新品类风险高,但也有利于中国零食品牌利用品类的特殊性,绕开本地品牌和国际品牌,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蓝海。比如有段时间,辣条就在泰国、印尼和越南成为了热门零食品类,在小红书泰国本地博主的Vlog中介绍道,辣条已经成为泰国小学生之间的交往“硬通货”。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食品饮料产业在东南亚市场具备明显的供应链优势,例如,调味酱料产业带(广东、福建)与东南亚辛辣口味高度契合,咖啡茶包产业带(云南、福建)能满足便携需求,零食与方便食品产业带(河南、山东)则具备规模化与多口味开发能力。数据显示,中国卖家在东南亚食品电商市场的份额已从2020年的15%增长至2025年的35%,预计2029年将超过50%。
采购新奇特爆品佳季,入湾出海第一站
除了洽洽食品、盼盼食品,劲仔食品、良品铺子、卫龙、甘源食品等多个中国零食品牌都已在东南亚布局。相关数据显示,东南亚零食市场规模预计在2029年将达到13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60%。
本届SIAL西雅展(深圳)围绕14大主题,覆盖进口食品、休闲食品、大健康食品、乳制品、高端饮品及新茶饮、粮油调味品、方便食品、生鲜和冷冻肉、水产品、预制菜、冷冻食材、酒精类饮品、区域名优食品、加工包装配送。
本届展会将重点展示适应东南亚市场的创新产品,包括融合当地口味的新式茶饮、方便食品等。展会期间还将举办丰富的商贸对接活动,为展商和买家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合作空间,欢迎更多食饮专业人士到场参观选品采购。
零食出海东南亚,合规化是进入市场的第一道门槛
东南亚市场巨大的“增量空间 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新的增长点。但政策合规是长期经营的保障,东南亚各国对食品饮料的监管要求差异较大:
在泰国,需要办理食品类产品泰国FDA认证,需要准备的文件包括产品配方、生产流程、原材料供应证明的相关材料。从提交材料到发证,需要6-9周时间。泰国要求产品标签必须有备案,才能把完整的信息印到包装上,进入市场流通。
印尼市场要求零食中防腐剂含量必须低于0.1%,强制要求食品进口企业办理BPOM认证(印尼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2024年10月18日起,还正式实施了第39号政府条例(GR 39/2021)清真产品强制性认证规定,违规企业将面临一系列的强制制裁举措,包括行政处罚、禁止通过海关、撤回或扣押产品等。
此外,新加坡对饮料类产品有Nutri-Grade认证要求。运输方面,自热锅、充气包装薯片等产品在多国被禁止跨境运输,而饼干、坚果、调味包等则基本全境可售。
对进出口买家而言,精准把握区域差异、深耕垂直品类、灵活运用跨境直邮与本地备货组合策略,将是制胜东南亚市场的关键。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正等待着更多中国食品饮料企业的探索与开拓。
9月1日-3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期待更多专业人士到场参观采购选品,把握市场前沿动态与创新风向,与更多优秀品牌共探市场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编辑:SIAL西雅展
本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糖酒网编辑!

扫描二维码关注糖酒网公众号
找项目,看酒行业资讯,浏览糖酒会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