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锐意出击奶粉 优幼剑指五星
2012-08-09 (来源: 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记者:我看到一些资料上提到,早在1949年光明乳业的前身上海益民一厂成立之初,就主要从事奶粉生产,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光明品牌产品才开始由奶粉转为液态奶为主,奶粉业务虽然一直保留,但已经是“非主营”了。为什么光明选择在今年开始提出要“出击奶粉”呢?
郭本恒:把奶粉确立为公司支柱产业出于两个原因,这也是光明出击奶粉所要抓住的双重机遇。一是基于国人消费传统,中国奶粉市场空间巨大,当前其产值约占整个乳制品的半壁江山,光明要做大做强,就一定要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不会坐视不管这块市场;二是“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三鹿等问题奶粉留出的上百亿市场空缺亟待填补,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其自然增长空间也相当可观。
近年来中国奶粉市场尤其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需求增长速度较快,其中高档婴儿奶粉市场销量更是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有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销售额已达到150亿元左右,2008年虽然遭遇“三聚氰胺 “重创,但当年销售额依然实现200亿元左右。有调研机构认为,自从2008年起,我国已开始迎来新一波婴儿潮,中国有望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预计到2010年,整个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规模可达300亿元左右。
记者:光明“出击奶粉”已经有大半年,目前效果怎么样?您怎么理解“出击”?
郭本恒:出击也就是试水,光明奶粉真正发力应该还在明后年,形成支柱应该在两三年之后。光明出击奶粉是必由之路,只不过我们乘势抓住了机遇。
光明“试水”的业绩已颇为可观:光明奶粉上半年销量完成或超出原规划目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0%;婴幼儿奶粉占总体销量的60%以上;比例结构较去年有明显改善,去年婴幼儿粉只占50%,这说明光明奶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抓住了“三聚氰胺事件”的市场机遇。
2008年光明奶粉业绩做到2.5亿元,今年目标是翻番,明年要翻两番。在光明乳业的盘子里,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左右才能算是真正的“支柱”,目前奶粉是作为支柱产业来进行战略性的重点培育。
记者:听说光明有一款婴幼儿奶粉新品最新升级了配方,也更换了更时尚化的包装,请问大概什么时间正式推向市场?基本定位是什么?
郭本恒:你提到的这个产品名称叫“优幼”,定位于中端偏上,是光明针对当前婴幼儿奶粉市场向中高端产品聚焦的趋势适时推出的一款升级换代新品。新优幼和原优幼相比,更多参考了国际标准和相关权威机构的推荐,充分以母乳为参照,配方更科学,营养更均衡。就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现行国标而言,目前还没有对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DHA和AA、低聚糖等营养物质做出强制性要求,但新优幼里面都有了。
推出新优幼这个重点产品也是光明“出击奶粉”战略的一个部分,现在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向各目标市场铺货,不久即可全面上市。
记者:目前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上定位中高端的中外品牌多达几十个,相比之下新优幼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郭本恒:上这个新品之前,光明曾专门做过消费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妈妈都认为3岁前是宝宝身体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功能单一的奶粉不能满足宝宝营养需求。目前在国内市场,中高端婴幼儿奶粉诉求有的侧重于益智,有的侧重于抵抗力,有的强调好吸收,但光明新优幼要做的是一网打尽,实现“五星全能”,即帮助宝宝有效实现抵抗力、吸收、脑力、眼睛和体格五大成长指标,而且优幼独家拥有免疫配方国家发明专利,相信能够满足中国妈妈们的需要。
记者:上半年我国进口奶粉原料价格已持续暴跌逾50%,但部分外资品牌婴幼儿奶粉在中国市场上却一再逆势上调价格,近期又有几个洋品牌再次以更换包装、升级配方、工厂搬迁或成本上涨等为由提价。新优幼也更换了包装,又升级了配方,光明是不是也有提价的打算呢?
郭本恒:光明一向秉承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诚信经营,不会选择借机跟风涨价。从8月开始,已经有部分市场供应新优幼了,价格和原来的优幼体智能一样。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