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彩色糖果零食,色素添加专家认为合理
小孩子爱吃零食是天性使然,一些QQ糖、布丁、熊仔饼等包装上都标着含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和靛蓝等这些名字起得非常好听的色素,这些色素到底是些什么物质?具备营养价值吗?对孩子有危害吗?
食用色素对人体是否安全?孩子们喜爱的“秀色可餐”的零食是否具有营养价值?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的多名食品学和营养学专家。
专家们普遍认为,在工业废弃物造成环境和食品污染并引起社会高度重视的今天, 消费者极易对往食品中添加化学物质的做法产生抵触心理。但是,只要是国家许可范围内的食用色素,经卫生检验合格,并按剂量、范围合法添加于食品当中,一般是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
种类和剂量合法
应就是安全色素
“每一种食品添加剂都有国家明确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符合质量标准的食品添加剂按照《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规定来使用,应该都是安全的。”国内最早研究食品添加剂的学者之一、暨南大学食品科技研究中心李炎教授表示。
根据相关规定,包括食用色素在内的食品添加剂的质量标准须按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 尚未颁布标准的新开发产品须按国际标准为依据制定企业标准。只有经过一级卫生主管部门审查合格的厂家, 在获得生产许可证后才能允许生产食品添加剂。
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
标准更新频率待提高
不过,近日,中国食品监督网上一篇题为《国内外鼓励发展天然食品添加剂》的文章透露,“英国刊物《柳叶刀》曾刊出文章指日落黄、柠檬黄、胭脂红等合成着色剂可引起儿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性疾病。”对此,有网友质疑道:包括胭脂红、苋菜红在内的一些合成色素因被发现可能是致癌物,而在美国被禁用,但在中国还被合法使用。这是为什么?
对此,广东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陈永泉教授表示,“全世界有近5000种食品添加剂,每个国家批准使用的不过约2000种,不同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历来有差异。
“美国允许使用的添加剂比中国多得多。”李炎教授表示,“但应该承认的是,美国食品添加剂相关标准的更新比中国更频密。”
东东今年读小学五年级。他的妈妈告诉记者,她从东东很小的时候就有意地不买那些花花绿绿的公仔糖给东东吃,“家里常备水果”。尽管如此,东东妈妈还是发现儿子会在下课后偷偷和同学去买公仔糖吃,被发现后还理直气壮:“上面写了含维生素A和C呢!”
七岁小女孩冰冰特别爱吃一种弹性很好的QQ糖,她还老指着袋子上“添加果汁和维生素C”的字样告诉妈妈:“吃糖就是吃果果啦!”对此,冰冰妈妈也犯了糊涂,这些糖果真的有营养价值吗?
专家:当然不是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表示:“糖果类食品的营养价值都很低,大部分产品90%以上都是糖。”
暨南大学食品科技研究中心李炎教授则坦言:“吃半个苹果肯定比吃一袋QQ 糖摄取的营养、补充的维生素要多得多。但糖果类食品毕竟是孩子们的所爱,具有广大的市场。”
走出色素误区
天然色素优于
人工合成色素?
刚刚今年四岁半,他的妈妈出于“让孩子吃最安全的食品长大”的良好愿望,开了一间有机食品商店,从国外进口了许多“纯天然食物”,并规定宝贝儿子只能从妈妈的店铺里拿零食吃。
“这种果冻确实比较贵,但用的是天然色素。”刚刚妈妈指着自己店铺里的一种“梅子果冻”告诉记者,“我认为合成色素始终是孩子健康的隐患。”
专家:不一定
一般说来,天然色素来自于天然物,主要由植物组织中提取。人工合成色素则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QQ糖、布丁等零食中,常含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和亮蓝等合成色素。
暨南大学食品科技研究中心李炎教授认为,天然色素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更安全,但一口咬定天然色素的安全性一定比合成色素高的看法十分片面, 因为任何物质的安全性都必须通过该物质安全性评价和以确定的数值与效应来衡量。而且,天然色素在提取过程中同样要使用各类化学辅料,或者经过化学改性。严格地讲,这类物质已不能称为天然物了。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1、找不到合适的产品,请找我!
2、产品太多挑花眼,请找我!
3、初入此行业很迷茫,请找我!
4、联系不上酒企业,请找我!
5、我有尾货要处理,请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