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新闻

您的位置:糖酒网>品牌频道>食品品牌>东丽>品牌新闻正文
水果“地标”出台 万亩鲜桃“走俏”
2012-08-30 (来源: 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水果“地标”出台 万亩鲜桃“走俏”

水果“地标”出台 万亩鲜桃“走俏”“以前卖桃子也就七毛钱一斤,一亩地也就收入一千块左右,现在我们的桃子能卖到五块钱一斤,一亩地收入一万多元不成问题。”马鞍山市园艺果品专业合作社的储令清站在地头看着大片桃园颇有感慨。老储大半辈子都在和桃子打交道,以前卖桃难,烂在地里都没人要,现在他的桃子成了抢手货,坐在田间地头就能轻轻松松把钱挣。

  而如今马鞍山市质监局发布的该市第一个水果类农业地方标准《园艺鲜桃》农业地方标准,让老储又有了盼头,从此马鞍山市园艺村鲜桃从种植到销售齐步走上了标准化之路,以后的“保质增收”全靠这个法宝。

 


  以前卖桃难现在“买桃难”
  老储现在自己种着十几亩桃子,还有一些葡萄,加上自己肯钻研,有眼光,光这两样就让老储的收入像是坐上的“火箭”,每年挣个十多万不成问题。

  老储告诉记者,以前种桃子太过于重视产量,质量不行,桃子价格卖不上去,每斤七八毛钱都没人要,而且每到卖桃子的时节还要自己挑着整筐的桃子去卖,非但挣不到钱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现在的老储是马鞍山市园艺果品专业合作社的“元老”,加入合作社老储着实尝到了甜头,合作社带领大家一起办桃花节、采摘节,让桃子的销售有了新出路,桃花节举办后,园艺村名声大噪,水果也随之声名远扬,再也不用为桃子的销售发愁,每每都是销售一空。

  老储告诉记者,村里那些仍然保守种植的果农和他相比收入差别很大,“重量不重品,不按标准生产,收入增加和思想的改变也有很大关系。”

  园艺村有万亩桃园,从当初的“卖桃难”到现在的“买桃难”,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桃农的腰包越来越鼓。

 


  地方标准让“小桃”变“大桃”
  销售是不愁了,怎样进一步地提升鲜桃的品质,使其卖上更好的价钱,拥有闯荡市场的资本,成为摆在合作社社长储令桐面前的难题。

  “园艺村种桃历史悠久,近年来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通过桃花节、采摘节的举办,园艺桃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为了让园艺桃的品质更上一个台阶,稳固地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也是为了增加果农收入,我们才主动要求制定了这个标准,这也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合作社在储社长看来就是他的孩子,一手拉扯大,怎样让她成“人”,储社长费尽心思。

  桃子名气大了,上门买的多了,加上村里又组织合作社统一收购并与超市对接,园艺桃逐渐走俏市场。仅仅停留在这一阶段,只是坐吃山空,但经过谋划以及马鞍山市质监局的帮助,《园艺鲜桃》农业地方标准诞生了,“这对推动产业化进程有极大的意义,标准化带来的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不容忽视。”

  据了解,《园艺鲜桃》标准不但在外观上对鲜桃有严格的要求,对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也都做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让园艺桃在质量上实现飞跃,让消费者吃得更加放心。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帮您找产品

糖酒网专业产品顾问一对一指导

1、找不到合适的产品,请找我!

2、产品太多挑花眼,请找我!

3、初入此行业很迷茫,请找我!

4、联系不上酒企业,请找我!

5、我有尾货要处理,请找我!

加专业顾问微信,帮您解决酒产品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