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金华晚报>“云南大理小子结缘默香酥饼”
李建平,生于1982年,却比一般的80后显得沉稳。从车间里的大学生,到总经理助理,他用了7年时间。
他是一个没事找事的人,初入职场,他8天时间就转正,别人起码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他是一个不大计较的人,正是因为不计较,才使得他做事情的时候,不去想值不值。没人愿意去做的事情,常常是他去做。而命运对于每个人其实都是公平的,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终究不会吃亏。
来到金华后,这名云南大理的小伙子跟金华酥饼有了交情,我们吃到的新口味默香酥饼,大多数是他研发出来的。喀奇饼的名字也是他取的。提起他,默香酥饼总经理徐朝林既感激又佩服。前不久,他被评为金华市贸易粮食系统行业青年标兵。
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
在同伴中脱颖而出
郑州粮食学院(现河南工业大学)的食品专业,在国内乃至亚洲地区都是响当当的品牌,2004年,李建平就从这里毕业。
大学毕业时,他们同学6人一起进了江苏的一家面粉企业。刚到公司时,大家都一起被安排在生产车间。因为企业的机械化程度很高,只要不出故障,基本不需要人操作。
当其余5个同学都在喝茶聊天的时候,李建平却到车间自己找事情,熟悉生产流程和生产设备。
因为他工作自觉认真,8天后就被公司正式录用,而一般人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转正。
那年8月,公司要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公司把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交给了这6个年轻人。
这个工作,大家之前都没有接触过。其余同学都觉得,这份工作不知道怎么做,还学不到东西,都不愿意做。
别人不愿意去做,李建平就一个人承担了全部工作。他一边向公司的咨询老师请教,一边加班加点准备,在各个部门之间收集材料。前前后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准备好了所有的材料,公司里各个部门的工作和人员,他都熟悉了。
后来,公司又要进行ISO9000认证。所有人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而李建平之前因为做过绿色食品认证,公司就把这项工作交给了他。
“很多事情,其实你只要去做,都是有意义的。”李建平说,当年11月,他被选调担任董事长秘书。
董事长秘书的工作并不复杂,每天收发信件、报纸,有客人来的时候,他给客人倒倒水。此外,大量的时间,他都花在了读报上。
读报可以是一种学习,也可以是一种消遣。公司里订了一些粮油、糖酒之类的报纸,每当看到跟公司业务有关的信息,他就用笔勾出来。
有一次,董事长拿起报纸,发现很多有价值的地方,都被秘书画过线,这可帮他节约了很多阅读时间。于是,他把李建平叫了过去,给他开了一张2000元的条子说:“拿着,这是给你的奖励,去财务领钱吧!”
李建平愣住了,这实在是太意外了。其实,他一直明白,只要自己用心去捕捉细节,用心去做,任何一个平凡的岗位都能做得与众不同。
这一细节让董事长对他另眼相看,于是,他被圈为公司重点培养人选,同时,还安排他每天2个小时,去化验室学习面粉化验。
其间,李建平又没事找事,把生产流程中每个管道出来的面粉都进行取样化验,将各项指标数据绘成曲线图。
糕点、面包、馒头对于面粉的要求都不相同,后来,公司要生产各种专用粉,李建平不经意间绘制的曲线图,居然给公司提供了很大帮助。
于是,他被安排到公司刚刚成立的食品分公司做监督工作。其间,他又对各个流程进行了产能分析和质量控制点分析,将材料报给董事长。董事长非常满意,让他从车间挑选优秀的技术工人,成立品控部,由他担任品控部经理,这是他第一次走上管理岗位。
因为原来所在的公司管理混乱,2006年经朋友介绍,李建平来到金华默香食品连锁有限公司。当时,朋友问他跳槽后预期的薪酬是多少,他随口说5000元。跳槽之后,关于待遇上的事情,他只字未提。
在默香食品公司工作了一个月后,到发工资了,老板才找到他,跟他商量工资该怎么定。他说:“我当时是说过5000元的,但是,按照我目前的能力,3000元就差不多了,我相信当我在这里工作满两年的时候,月薪可以拿到5000元。”
他是默香食品公司招聘来的第一位食品专业管理人员。接着,公司又招了一名女士做统计,此人后来成为李建平的妻子。
他很清楚地记得,刚到公司的时候,厂房是租来的,20多名工人用手工方法制作酥饼,遇到下雨天,厂房还会漏水。酥饼的生产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质量不稳定、口味单一、保质期短……于是,他查阅了大量资料,还经常向母校的教授请教,在生产一线进行试验。2006年6月,通过工艺改变,酥饼的保质期从15天延长到了6个月。
金华人对于酥饼有特殊的情结。传统的酥饼,里面的馅料是霉干菜肉,有辣与不辣之分,李建平却没有这方面的禁锢。于是,在他的参与下,公司一连开发了7个新口味的酥饼。第一个新口味酥饼是核桃味的。“核桃的营养价值高,而且干果比较适合酥性饼,两者的味道能够融合。”李建平说。
制约一家酥饼企业做大的瓶颈是生产线。“默香酥饼”总经理徐朝林回忆道:1997年前后,他接到一笔1700筒酥饼的单子,全家老少一起上阵,赶做了一个星期才交货。在2006年之前,公司就开始了机械化生产的探索。在不改变金华酥饼传统口味的情况下,使酥饼生产工序走上机械化生产,这是李建平接手的又一项重任。现在,很多工艺还在不断改良中。
李建平说自己的心态很好,不大去计较什么。计较少了,就愿意去做事情。事情做得多了,回报就在后面。他认为:待遇不是谈出来的,而是自己做出来的。
2006年,李建平只身来到默香食品公司时,公司只有4家门店,20多名工人用手工做酥饼,一年产值100多万元。现在,默香食品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我市最大的酥饼企业,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这5年来,这名来自云南大理的小伙子,参与和见证了有着千年历史的金华酥饼发展最快的时期。他在企业生产部、行政人事、技术品控等管理岗位上锻炼后,如今已经晋升为总经理助理。他觉得,频繁地跳槽不利于个人的发展,选择一家有潜力的企业后,扎根下去,跟随企业一起成长和发展,这样才更有利于自身的提升。
酥饼在金华人心里有着特殊的位置,但是金华地区之外的人未必喜欢吃金华传统的酥饼。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李建平正因为没有传统观念的禁锢,因此把酥饼理解为酥性饼,这使产品结构和顾客结构变得更加丰富起来。这也刚好契合了默香酥饼总经理徐朝林希望默香酥饼店在全国遍地开花的愿景。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1、找不到合适的产品,请找我!
2、产品太多挑花眼,请找我!
3、初入此行业很迷茫,请找我!
4、联系不上酒企业,请找我!
5、我有尾货要处理,请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