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区域+规模
2012-09-07 (来源: 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方便面开始时兴,速食文化风靡全国,方便面行业也迅速崛起成为食品工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经过20年的发展之后,方便面行业从早期的康师傅和统一占据80%市场份额的垄断格局,到后来华龙、南街村、白象、农辛等新品牌加入竞争,再到目前的近百家区域性品牌蜂拥而起,方便面行业形成了群雄拼争、诸侯割据的乱战局面。然而,尽管竞争激烈,方便面(或以方便面为代表的速食食品)市场并未饱和,仍有上升空间。据预测,到 2010年,全球方便面的市场需求量为1万亿包,中国大陆的方便面市场也至少有600亿包至700亿包的发展空间。有关统计数字表明,目前日本人均方便面的消费量为44包,韩国的人均消费量约80包,中国仅为12包。按此计算,如果中国方便面人均消费量能达到40包,增长量就不得了。
面对潜力巨大的市场,方便面行业将如何进一步发展是引人注目的。中旺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中旺分析认为,方便面行业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两个特点:其一,方便面生产企业将向小麦主产地集中,形成“原料—加工”产业链和生产基地。具体说就是在河北、河南、山西等传统小麦产区出现几家或若干家主要生产企业。据河北省政府有关负责同志称,河北已经提出将“产麦大省”发展为“面制品强省”的发展构想。显然,河北希望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将邻省的原料资源吸收过来,在方便面等面制品产业上做一番文章。
其二,企业要做大做强,形成规模优势。康师傅与中旺携手,可以看作寻求规模优势的一着棋。目前,康师傅在行业内名列前茅,中旺排名第五。强强携手后新成立的“三太子”公司据称将达到年产80亿包方便面的生产能力,从而牢牢占据行业老大的宝座。这种行业老大不仅在产品的高、中、低档方面全面挑战竞争对手,而且在产品口味、包装、营销手段等各方面能够起到行业示范作用,把握竞争先机。
当然,仅仅形成一定规模还不是真正的大与强。王中旺先生认为,方便面食品是从海外引进的,经过多年的消化吸收,在基本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上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差别不大,国内企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内部管理、产品开发能力等方面。因此,国内企业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
康师傅与中旺的合作已在业内引起较大反响,统一、华隆等排位靠前的大企业正在考虑对策,一些中小企业则在探讨加盟某个大集团或几家联合的可能性。业内人士认为,方便面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将出现品牌竞争更激烈的局面,而谁能迅速抢占农村市场将具有决定性作用。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