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参向前“冲”
                    
                        2012-09-18 (来源: 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大连海参向前“冲”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沿海城市,大连拥有着丰富的物产,尤其是海参、鲍鱼等大批海珍产品让大连扬名国内。2007年10月,“大连海参”、“大连鲍鱼”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让众多的目光再次聚集大连。对于众多大连海参加工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从纵横南北市场、品种不断扩大,大连海参业正以一种蓬勃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好海参,大连产”这是众多海参加工企业的心声和骄傲。今天,当我们走进一家家海参企业,聆听一段段故事,在激动的同时,也见证着大连海参业向前的步伐。
    走在黄河路上,很容易就看到“环岛海参城”,虽然还没有完全装饰完,可王振东却信心十足,“我就是要建立一个属于海参的城堡,让所有人真正了解海参,也让大连的海参走向更广阔的大市场”。两年的时间里,“环岛”从默默无闻开始被众人所知,而王振东的这种信心恰恰阐述出了“环岛”不断向前的经营理念。
    品质出长海立足大市场
    作为一个地道的长海县人,王振东对于海参的感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从小就看海参、捕海参、吃海参,对于海参我实在是太了解也太有感情了”,也正是出于对海参的感情,让王振东决定以海参作为自己的事业。
    1999 年开始,王振东以2万元资本起家,开始海参批发生意,“当然我选择的全是长海县最优质的海参,因为我想让人们吃到大连最好的海参”,渐渐地王振东成为了很多商家的供货商,2003年,当大连海参最火的时候,王振东没有放弃机会,一举在大连开了4个店,真正走上了品质经营的道路,2005年,“环岛”的品牌正式出现在大连,“之所以取‘环岛’,就在于长海县的獐子岛、海洋岛等数十个岛屿首尾相连,宛如一个环形,而我们的海参都来自这些优产区”。
    与别人不同的是,从创业之初,王振东就将眼光放在了外部的大市场,“可以说,我是第一批在外城市设店的人,因为我觉得要想让大连海参被更多的人了解、食用,走出去才能获得真正的大市场”,从哈尔滨、沈阳开始,短短几年的时间下来,“环岛”已经在众多城市拥有了100多个店面,“虽然‘环岛’对于众多人来说还是新军,可是几年的拓展,已经为我们赢得了外部很大的市场,我们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
    强强多联手品质大飞跃
    好品牌必须有好品质。虽然有优质的长海参源,但加工更完善、技术更精深才能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生产是“环岛”海参品质的技术保证,同时,公司研发中心与大连水产学院“海洋生物开发专家组”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强大的研发力量,确保公司产品不断地推陈出新。在提升自身生产工艺的同时,“环岛”也开始寻求外部的合作。经过多方面的考察,他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生产战略伙伴,“我们的合作伙伴是生产对日出口食品的,工艺、监察都非常严格,同时也拓宽了我们的生产领域”。目前除了海参胶囊、即食海参、传统海参类产品外,“环岛”还开发出全新的海洋休闲食品,增加了自身的竞争力。
    除了生产战略伙伴外,2008年初,“环岛”还找到了自己向全国发展的战略伙伴——实力雄厚的社康集团,“无论是从资金还是销售等方面,我们将拥有更强劲的实力,以销售网络来看,社康集团在全国就有140多个分公司,对于我们的营效网络无疑是强有力的支持”。
    正是放眼大目标,使得“环岛”海参勇于利用外部实力,强强联手,为自己赢得了更强的竞争实力。
    发展海洋战略助力大连海参
    虽然是海参企业的新军,但“环岛”却有着更高的愿望和目标。
    “环岛海参城”是发展的第一步,“在大连我们本来有12家店,但今年我却进行了缩减。原因就在于规模化、规范化才是我们发展的根本,‘城’体现了一种全面与完善,我们就是要让大连的海参得到全面展示,也希望海参消费得到更充分的认知”。而下一步则更体现了“环岛”人的共赢精神,“大连的海参这几年虽然得到了发展,但各自走各自的发展道路,还没有形成一种合力,而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了庞大的营销网络等诸多优势,在‘环岛’发展的同时,也有能力帮助其他海参品牌共同走向大市场,形成一种共赢体系”。
    5月19日,首届“环岛”海参文化节将隆重举行。让“环岛”海参惊喜的是,经过几年的发展,他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声誉,届时将有1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有意向的人参加,“很多人都想加盟,但我们必须提高门槛,让他们更规范化、系统化,因为‘环岛’所提出的‘海洋文化战略’就是要让大连的海产品全面出击,海资源的丰富和城市经济的稳固,已经把大连推上了这场‘蓝色’风暴的风头浪尖。大连世纪环岛食品有限公司以及代表社康集团,欢迎各方宾朋真诚加盟,共同打造海洋经济的新时代。”。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