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楼兰红枣产业研究院授牌仪式
2012-10-19 (来源: 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中国农科院楼兰红枣产业研究院授牌仪式”于2011年9月4日18:30在野马大厦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隆重举行。
授牌仪式现场,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中国农科院人事局副局长、院长秘书汪学军,中国农科院科技合作局副局长袁龙江、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所长刘君璞,华奥吴中集团首席战略官兼中农种业公司董事长王卫中,若羌县袁新洋副县长,经贸招商局薪廷昆局长,浙江商源集团领导***等与40余名来宾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近年,正值我国农业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放眼全国,在国家政策积极引导、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各地区农业企业逐渐步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阶段,并纷纷实施了以持续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挖掘农业生物遗传潜力,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由此形成,农业企业与专业科研机构争相合作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浪潮”——企业逐渐由简单农业生产技术应用开始向生物技术与机械化技术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转变,并将此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在解决农业及农村经济建设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及科技兴农、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发展农业科技出版事业、开展国内外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全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主力军,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直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对援疆工作高度重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支持新疆又好又快发展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中国农科院进一步加大了援疆工作的力度,将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科技援疆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农产品科技事业在援疆工作中的作用,加速驱动和提升新疆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与新疆农业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并为新疆农业企业带来了多年来积累的先进农业科技研究成果,旨在助力新疆企业的腾飞。
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新疆楼兰枣业有限公司,于2011年增资重组后正式更名为“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集红枣科技研发、育苗栽培、示范种植、仓储保鲜、品牌营销推广为主的综合性股份制企业。公司注册资金7000万元,总资产9413万元,现有员工220人,厂房10000多㎡,形成年加工鲜(干)枣8000吨的生产加工能力。初步构建了以若羌为生产中心、乌鲁木齐为营销和行政中心的运营体系。公司出品的“国枣楼兰”、“楼兰红枣”、“楼兰天使”等系列产品,逐渐成为新疆干果类食品的典范和高品质生活的代表,公司核心产品“楼兰红枣”堪称枣中极品,在乌洽会、昆交会、农交会上以独具特色的品质,赢得中外客商和消费者的赞誉,并屡获殊荣。
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优化产业链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在若羌县建有新型万亩生态种植基地和干果加工生产中心,依托“中国最优红枣基地—若羌”优势的红枣资源,投资新建的“楼兰红枣工业园”项目已于2011年6月启动,建成投产后,年加工能力可达5万吨,将成为新疆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红枣加工制造企业之一。
前期,中国农业科学院经过反复考察、多方交流比对,最终决定与新疆楼兰果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中国农科院楼兰红枣产业研究中心”,由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红枣资源课题组、红枣育种)、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土壤肥料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气候变化)等设立与楼兰红枣育种、栽培、专用肥、储存与保鲜、气候与品质、世界最佳红枣种植区等相应的研究课题,为楼兰果业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与支持。此次合作实践的成功将为新疆农业经济提供可靠的依据,合作经验的推广对于提高新疆林果业产品商品率,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产生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农科院楼兰红枣产业研究中心”项目的开展,作为新疆特色林果业先进企业的新疆楼兰果业股份公司不仅将实现从农产品贸易公司向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的转变,而且能使若羌县“世界最优红枣资源地”的优势与中国最先进、最权威的农业科技力量完美结合,以红枣为核心,科学优化红枣种植管理技术,提升改善出产红枣品质,专注于红枣生物科技产品的研发,通过做专红枣行业繁荣健康产业,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优质的红枣产品。有了科技支撑,楼兰果业的未来发展变有了高起点;有了精尖技术在企业各个环节的渗透,“楼兰红枣”品牌便积蓄起强劲能量,攀登行业的巅峰!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