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新闻

您的位置:糖酒网>品牌频道>食品品牌>玉堂>品牌新闻正文
鸡精可以取代味精吗?
2012-10-30 (来源: 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鸡精和味精之争,可能是当前调味品行业最火爆的问题。记者曾有幸在去年国家四部委召开的农产品深加工会上,与央视同行就鸡精与味精的有关问题,向上海太太乐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荣耀中先生讨教过,故近日借赴沪开会之机,欲对荣总进行一次更深入的专访。 
  遗憾的是,当记者应荣总之邀,准时赴约,荣总却因上司"雀巢"来人,分身无术,于是安排产品发展推广副总监陈兴萍先生接受了记者专访。(以下记者简称记,陈总简称陈) 鸡精比味精好 
  记:国人使用味精已经有年头了,贵公司为什么又推出鸡精?
  陈:在80年代,对于鸡精有两个理论,一是能否有一个产品在鲜度上超越味精,一个是市场上是否需要比味精更鲜的东西。前一个是理论、技术问题,第二是市场问题,对于基础理论的解决,得宜于呈味核甘酸,呈味核甘酸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核酸有两个特征,一是它是一种营养素,二是有一种鲜味感。呈味核甘酸单独存在是不存在鲜味的,如果与谷胺酸钠,按一定配比成溶液,会产生一种鲜味效应。如果说,味精在0.5%的溶液中鲜度是100(现在味精中谷胺酸钠的含量占 99%),谷胺酸钠与呈味核甘酸配比后,鲜度会成倍增长,理论上可以达到8倍。
  在这种公式下,使得在工业上有一种东西比味精更鲜,在技术上成为可能。鸡精就是在这样一种理论下产生的。 
  在中国做鸡精当时是有国际背景的,像日本强力味精的出现,日本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非常盛行。在我国以太太乐为主,比味精更鲜的叫加鲜味精,还要高的叫鲜味王。但这种产品
只解决了一个问题,我们做菜的时候不仅要鲜,还有一个综合口感的问题,也就是鲜味的丰满度。鲜度是一个纵轴,丰满度是一个横轴,只有在鲜度和丰满度上共同超越味精,这个产品才理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代复合型调味料。
  在日本,由于他 们吃海鲜比较多,是以鲣鱼为主,他们的第三代鲜味料叫自然鲜味料;韩国以牛肉精为主,美国、欧洲、我国香港以鸡精为主,泰国以猪肉为主。1984年中国"七五"规划提出要发展复合调味料,其实我国方便面的发展,之所以能有今天,得益于它的复合调味料因为面粉是没有味道的,方便面调味包是典型的复合调味料。当时中国只有简单的单一调料,像酱油、醋、桂皮等。当1984年10月提出这个问题时,开始研究有什么可以在鲜度上、丰满度上比味精更强的产品,这样在第二带更鲜的基础上,发展了第三代。鸡精鲜味的构成有4种,而味精只有一种谷胺酸钠,鸡精除了谷胺酸钠,还有呈味核甘酸、肌苷酸钠、鸟苷酸钠和精细加工的鸡肉蛋白,使得鸡精的丰满度又强于味精,由于其鲜度度也比 味精高,综合起来,两个方面都超越了味精,从技术上保证了比味精更鲜、更丰满的可能。
  第二,从 市场角度说,1922年上海天厨味精厂从日本引进味精生产技术,当时在上海销售的是味之素,而那时正在抵制日货,所以产品就起名叫味精,起这 个名字得 益于香精和糖精,因为最香的东西叫香精,最甜的东西叫糖精,那最好的味道叫什么?因此叫味精。日本通过海带提取味精,而中国没有这么丰富的海带,就用面筋加工的方式来提取。当时力口工水平很低,只有十几度,经过不断提纯,到了45度,发展到现在的99度,现在味精最高是 99.7度,这是它的极限,不能再突破了。 
  当时人们味蕾的 敏感 度是比较高的,加一点味精就感觉很敏感,当时添加量的比率是 0.02%。在经过若干年后,人们味蕾的敏感度越来越低,现在有的厨师最多加到6-7%,过分的添加味精导致口渴、苦涩。中国人做菜喜欢长时间高温加热,这样一是会产生苦涩的味道,另外会产生焦化谷胺酸 钠,它是致癌物质。现在消费者在不断添加味精之后,产生一种问题,在达到鲜味的基础上要减少添加量,而鸡精刚好满足了这个条件。我们只能说鸡精是一种比味精更新的换代产品,因此是取代味精的,它的设计思想和功能就是取代味精的。至于它有没有资格来取代味精就由市场来说了算吧。
  鸡精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
  记:鸡精在使用中会不会 产生口渴、焦化的现象?
  陈:这就涉及到鸡精中味精的含量。按我们定的标准,应该是30%以下,因为标准没有出台,如果出台,大家一定会按这个标准执行。因为有的鸡精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原料 80%都是味精,再添加些其他东西,这样是不合理的,鲜度还不如味精,与鸡精取代味精的思想不相符对整个鸡精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只有按照一定规则做,才能达到鸡精取代而作为一种食品原料,相对在增长,因为食品工业在增长,味精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因此有一些消费者说你的食品中添加了味精我就不用。另一种增长在二、三、四级农村市场,因为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所以味精每年以不到10%的速度增长,而鸡精每年以5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我们公司表现在 40%多,因为我们的基数大,所以低于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
  从加工工艺角度讲,味精企业说鸡精没有资格取代味精,基于两点:第一点,它认为鸡精不可能比味精更鲜,这是一个理论问题,可以通过鲜味科学解决。第二,它认为味精是一种生化科技,而鸡精没有技术含量,这是两个矛盾体,第一个我已跟你解释过,鸡精比味精鲜度更高、丰满度更高。从技术指标上讲,鸡精可以取代味精。 
  是否具有技术含量,标准是什么,这是统一的,因为食品有很多种,有生化食品,另外还有一种是配方食品,在国外有80%是配方食品,它是否具有技术含量。我们在这里要解决的什么是有技术含量的,或什么叫高科技,作为一种配方食品,它的科技来自于什么?来自于一种精细的配方,最恰倒好处的配方,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解决配方精度的问题。而且这些基料的构成本身,都是高科技产品,味精是高科技产品,呈味核甘酸也是高科技产品,目前只有3个国家能生产。所以配方食品是在几种高科技产品的基础上,通过一种精细工艺,作成一种复合产品,前提是配方食品必须很精准。 
  第二,味精企业找一些专家提出来,认为处于鲜味科学顶级的只是谷胺酸钠,是对鲜味科学的进展不了解。在国际上已逐渐发现的新的鲜味剂有40多种,我国已经使用的有7种,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谷胺酸钠,还有肌苷酸钠、鸟苷酸钠、琥珀酸、天门冬胺酸等。配方食品要达到一个最恰当的效果,比如一个问题是分主味和次味的问题,产品如果不好的话,加进去会影响菜本身的主味,没有蔬菜的味道,全是调味料的味道,要吃的本来是菜,结果吃的是调味料。作为一种次味,绝不能喧宾夺主,要作到主次平衡,做菜的时候,鸡的香味要有,有不掩盖菜本身的味道才行。而国内目前我们是第一家,是解决最好的。要么是鲜味不足,要么是鸡的鲜味过浓。这是其中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记:鸡精的生产存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陈:像鸡肉蛋白的问题,因为控制不好很容易滋生有害菌,所以整个加工过程、工艺设备生产环境要求非常严格,接近药品的生产条件,所以这不是一个小企 业就 能生产出来的。像细菌含量,国家标准是1万个(这是原来的,新的国家标准还没有出来,我们讨论是3万个,但结果没有公布),我们企业的标准是1万个以下。有害菌控制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也是一种
技术、工艺,因为是复合产品,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比味精更复杂。 
  实际上你去味精厂采访就会发现,他们的生产环境实在不敢恭维。我们作为顶级鸡精生产企业,就要给同行树立一个样板,鸡精应该这样做,整个生产环境、细菌控制、配方的控制,以及一些技术,像快速干燥,可避免有益菌的损耗,这都是一些关键的技术,这种技术是生产味精所不需要的。味精只需要提纯,是达到99%还是80%,技术要求很高,但是不全面。
  我们作为原料的味精是从大厂订的,呈味核甘酸是从国外进口的。既然谈味精承认自己是高科技,我也承认鸡精是高科技,味精只有一种,而鸡精是将4种高科技组合在一起,我不能说味精的高科技不如鸡精的高科技,因为一个纵向、一个横向,没法比较,味精是一种单一的生化食品,鸡精是一种高科技配方食品,不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比较。像美国可口可乐,它是一种配方食品,占百分之零点零几的专利技术谁也学不到的,是机密,你能说它没有技术含量?
  听太太乐人谈鸡精之长,味精之短,确实不无几分道理。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我国市场已存在几十年之久的味精业人士对此会怎么说呢?而且本文只是专访陈兴萍副总监的部分实录,更何况记者还想倾听太太乐掌门人荣耀中先生的高见!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帮您找产品

糖酒网专业产品顾问一对一指导

1、找不到合适的产品,请找我!

2、产品太多挑花眼,请找我!

3、初入此行业很迷茫,请找我!

4、联系不上酒企业,请找我!

5、我有尾货要处理,请找我!

加专业顾问微信,帮您解决酒产品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