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新闻

您的位置:糖酒网>品牌频道>食品品牌>陆龙兄弟>品牌新闻正文
陆龙:用“新思维”做强“老行业”
2012-11-02 (来源: 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在“陆龙”位于宁波老外滩的总部旗舰店里,展示着一张摄于1987年的大幅黑白照片。画面中央,停泊着一艘被他们视为“创业起步的标志”的机帆船,背景是白茫茫的海水。30多年前靠捕鱼起家的几位陈姓兄弟,从海上转战陆上、从大海投身商海,如今已打造出一个著名的中国海产领军品牌。
    近期,当陈苗龙从甬商发展研究会、《现代金报》等主办方手中接过“最佳品牌塑造奖”的奖牌时,这位“陆龙兄弟”的董事长说,“‘陆龙’的故事,实际上是宁波海产食品不断扩大竞争优势、提升品牌价值的一个缩影。”在当天的颁奖典礼上,陈苗龙还获得“十大风云甬商”称号。
    传统行业尤须具备创牌意识
    早在10年前,“陆龙”就已开始在报纸上投放广告。陈苗龙对此记忆犹新,他说,“大家都没想到卖黄泥螺的也投钱打报纸广告,这一举动让许多人感到意外。”
    令外人看不懂的原因是:“陆龙”生产的黄泥螺等海产食品,在江浙沪地区拥有一批忠诚的消费群,固守着这“一亩三分地”,每年能为企业带来稳定的销售增长,似乎犯不着“白花”这笔广告费。身处“老行业”的“陆龙”,却不肯倚“老”卖“老”,陈苗龙说,“尽管我们从事传统海产加工行业,但观点和做法不能守旧!”
    因为不愿“守旧”,“陆龙”屡屡成为这个传统行业里 “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继2000年首家做报纸广告之后,他们又率先在电视媒体上投放广告。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该企业用于对外宣传的投入,累计已高达数千万元,这也迫使它的竞争伙伴不得不竞相仿效、跟进。特别是到了年末,海产企业的“广告大战”,已经成为宁波媒体年终的一个独特现象;随着“陆龙”近年的对外扩张,“战火”还一路蔓延“烧”至沪、杭等地。
    在将宁波传统海味带上高档餐桌、带向五湖四海之后,“带进上海世博会”是“陆龙”的下一个目标。就在去年年底,陈苗龙作出一项重大决策——赞助上海世博会宁波馆,在国内企业中首家成为“2010上海世博会宁波案例馆指定产品供应商”。对于该名号,“陆龙”在海产业中享有排他使用权。
    5月1日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不仅将为宁波带来大批游客,而且也已成为企业打响自主品牌的绝佳平台。陈苗龙对此充满期待,他说,“我们将向世界展示宁波海产食品行业的加工水平和发展成就,使这一宁波标志性特产及其深厚的海产文化进入全球视野。”
    好品牌要增加与消费者的“接触面”
    “陆龙”正在“跨栏”。它的任务是完成两个跨越:从行业品牌到公众品牌,从区域品牌到全国品牌。
    陈苗龙和他的创业团队很早就已意识到:只有让消费者更便捷、更容易地获得“陆龙”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促成更多的购买行为;而要实现这一点,就要依靠连锁经营。近年间在长三角各地迅速建立的十几家连锁直营店,反映了“陆龙”高层的战略意图。令人赞叹的是,由于拥有一整套连锁经营模式,这些分店至今保持着“开张一家、成功一家”的记录。
    自建门店,是“陆龙”推广品牌和提升销量的重要策略,但是它成本高,也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性。所以,“陆龙”又尝试了其他多种营销渠道拓展方式。陈苗龙的策略是,“资源整合、借船出海。”
    他们想到的第一个途径,是进入家乐福、麦德龙、欧尚、沃尔玛、乐购等全球知名连锁超市的采购体系,在这些超市的货架上出售“陆龙”的产品;第二个途径,是抢抓网购的消费新趋势,在淘宝等网站上开设网店;第三个途径,是推出全国一站式配送服务,消费者只要下达一个订单,他们就负责将产品配送到指定地点……这些措施,相当于使“陆龙”的门店规模和数量,又扩大了好几倍。
    随着产品多渠道、大跨步走向各地的,是已届而立之年的“陆龙”品牌和历史更为悠久的宁波海产文化。陈苗龙相信这些行之有效的品牌提升战略,将能帮助“陆龙”逐步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公众品牌。目前,他所领导的这家公司,已收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有机产品”、“中国绿色食品”、“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等荣誉,是业内资证最全、等级最高的企业。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帮您找产品

糖酒网专业产品顾问一对一指导

1、找不到合适的产品,请找我!

2、产品太多挑花眼,请找我!

3、初入此行业很迷茫,请找我!

4、联系不上酒企业,请找我!

5、我有尾货要处理,请找我!

加专业顾问微信,帮您解决酒产品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