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曾想到,上虞陈氏兄弟33年前迫于生计的“下海”,成就了宁波海产食品行业的身誉鹊起。宁波的海味文化,在以“陆龙兄弟”为代表的本土海产企业推动下,已成为宁波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
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下,当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走向多元化经营之时,陆龙却选择了坚持:33年专注海产食品业。
当年,一艘简易的小渔船承载了六个兄弟的梦想起航。从那条渔船上走出来的人,就是如今中国驰名商标“陆龙”的创业团队。
始创于1978年的“陆龙”,产销量及市场份额连续20余年位列全行业之首,市场份额高达60%以上。从小产业做成大市场,“陆龙”33年发展转型的历程,可以归纳为六个“一”:专一做海产、上下一条心、生产销售一条龙、配送一站式;同时,围绕一条专注做海产的主线战略,成就了宁波海产行业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精耕宁波,“陆龙”誉满天下
“陆龙”董事长陈苗龙说过,“这么多年来,我们只做了一件事情,并且要全力以赴做好它”。他所说的“这件事”,便是在对海产食品几近追求完美的经营实践中,打造中国海产第一品牌。
是“陆龙”,率先把家庭作坊式的传统海产品做成了一种产业;
是“陆龙”,率先把毫不起眼的小泥螺做成了一种品牌经营。
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陆龙”专注海产食品,苛求产品质量,大力推广品牌。陆龙每年都要拿出营业额的5%—8%做品牌宣传,途径已从报纸扩大至电视、广播、户外、平媒、网络等多种大众媒体;宣传区域已从宁波扩大至全国多个一线城市。
“陆龙”在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超前意识,令他们抢占市场先机而无后顾之忧,为其更好更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在全球经济一片阴霾中,陆龙仍保持令人羡慕的业绩增长。陈苗龙将度过金融危机的“生存之道”,归功为“陆龙”的品牌效应和产品质量。在未来企业的发展中,他表示“陆龙”将坚持把品牌做精、做强、做透,并誓创百年“老字号”、创“百年陆龙”。
打破传统,引进先进技术严控品质
为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可靠,“陆龙”严格监控生产的各个环节。目前已打造完成了集研、供、产、销于一体的完整海产品产业链。
在原料采购环节,“陆龙”牢牢控制着产品的源头,精选东海黄金捕捞基地海域的野生海产,他们采购的每只梭子蟹、每尾黄鱼、每颗黄泥螺,被业内人士称之为东海渔产中的“贵族”;此外,“陆龙”还与江苏大丰100万亩无污染滩涂和东海舟山渔场建立了一级品统购的“绿色通道”,以此确保货源的稳定和安全。
在生产加工环节上,“陆龙”打破海产加工业“家庭作坊式”的传统生产模式,先后投资5600万元引进现代化生产线、科研设备和质保体系,并聘请专业人士成立海产食品的研发中心,积极研发各类健康海产食品及休闲时尚食品,迄今企业已获得多项专利。据悉,“陆龙”采用业内领先的无菌低温生产工艺、大型低温冷冻库、低温冷冻干燥车间,从而确保海产品在加工及存储的全过程,均能保持最新鲜的状态。
据悉,“陆龙”的工艺标准甚至是比国家标准还要严格苛刻,因为他们坚信“诚信自有天知”,而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是陆龙人的“天地良心”。为此,有些人认为“陆龙”很傻,但正是这种“傻”,使其产品于今已成为“优质、安全、健康”的代名词,因此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30多年品质始终如一。
陈苗龙说,食品是一个最讲“良心“的行业,是最需要用良心才能成就的事业。
“一站式”全国配送服务确立行业地位
为了更好开拓市场、扩大“陆龙”产品市场份额,进入21世纪后,“陆龙”更谋求适合发展的变化。启动全国性扩张和网店经营的营销攻略,为“陆龙”赢得了新的竞争优势。当前,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做等客上门的“坐商”,而是向主动出击的“行商”、“网商”转变。
全国各地直营店的成立,是“陆龙”营销模式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宁波,他们已拥有宁波大世界店、华严店、马园店、樱花店多家直营店,在慈溪、杭州、上海等地也成立了旗舰店,未来还将计划进军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与此同时,其海产食品全面覆盖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乐购等多家大型超市。
2008 年初,“陆龙”全新推出代寄、代送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只要一个电话、一个地址,就可以通过“一站式配送”,将客人所需要的产品送到其指定的任何地方。陈苗龙相信,这种一站式服务会成为今后各行业的发展趋势,“虽然现在看起来成本比较高,但渠道成熟后,在未来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效益。”
“网店经营”是“陆龙”转型升级的又一重要手段。“陆龙”不仅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设立网上直销平台,还在淘宝、阿里巴巴等国内主流电子商务网站上开设自己的品牌旗舰店,通过现代物流网络平台,使更多的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够品尝到“陆龙”的海鲜产品。网店使“陆龙”的品牌在全国迅速传播,实现传统海产品的“虚拟经营”。
感恩社会,创造企业最大价值
在宁波老外滩“陆龙”总部旗舰店内,有一张巨幅黑白照片,一位朴实的青年渔民站在一条简陋的木质渔船上,眼神坚定,周围海浪汹涌。而那艘小渔船,则是他们当年破釜沉舟凑了2万多块钱“下海”的谋生工具。
1978 年的陈氏兄弟,除了那艘船,什么都没有;33年过去,当年挣扎在生计线上的他们,已占据了宁波海产食品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市场。“恋旧”的兄弟们,却还是将这张照片珍藏至今,并将其置于宁波总部旗舰店的显要位置,以此时时提醒自己“艰苦创业的精神不能变,勤俭朴素的作风不能变”。
多年来,陈氏兄弟始终保持着创业初期的工作激情与和谐关系,真正把海产食品当成一项事业来做。作为宁波海产品的龙头企业,“陆龙“占据了这个消费市场的大半壁江山,这与他们和谐的兄弟关系、和谐的企业内部关系密不可分。
和谐不光是对内,追求对外的和谐也是“陆龙”鲜明的经营特色:该企业不断创新产品和营销模式以服务消费者,30余年间从未发生一起食品事件,并在业内带头倡议抵制蟹制品“假红膏”现象;对员工即使是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仍坚持不裁员、不降薪,仅在行业形势最为恶劣的2008年,就全员加薪3次,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分享企业的发展成就;对供应商,创业至今从未发生费用拖欠现象,带动产业链的发展;对社会,“陆龙”诚信纳税,每年缴纳上千万元税收,并累计已投入数百万元参与各类慈善事业。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