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新闻

您的位置:糖酒网>品牌频道>食品品牌>老山>品牌新闻正文
老山药业缘何不遗余力做“标准”
2012-11-30 (来源: 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9月18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向位于法国的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提交了一份提案,这是由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关于制订蜂王浆国际标准》。这一提案的上交,也正式拉开了老山药业参与国际标准制订的序幕。在此之前,老山药业已牵头完成了蜂产品两个国家强制性标准和一个推荐性标准。  
    好好的生意做着,老山药业缘何又不遗余力做“标准”,主动束缚自己的手脚?昨天,就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管春华。 
    国家组织一批有中国特色、优势的企业冲刺国际标准 
    记者:管总,首先祝贺老山药业提出的《关于制订蜂王浆国际标准》的提案已递交到国际标准化组织。这份提案递交的背景是什么?
    管春华:国家有关部门一项调查表明,如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比加入世贸组织前更加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标准还较为滞后,国际性标准数也有限。
    有鉴于此,国家计划今后几年,陆续组织一批有中国特色、优势的企业冲刺国际标准,夺得行业话语权。非常幸运,老山药业被纳入到本次冲刺企业的行列。提案获得批准后,老山药业将联合国内有关专家,在蜂王浆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着手开展蜂王浆国际标准起草的有关工作。
    老山药业标准领先,在众多大企业中脱颖而出
    记者:您刚才谈到国家计划组织一批有中国特色、优势的企业冲刺国际标准。在国内,比老山药业更具中国特色、优势的企业比比皆是,国标委为何会选择“老山”?管春华:是的。与国内许多大企业相比,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国际知名度,老山药业都不占优势。但是,在蜂产品行业中,老山药业却是行业的排头兵。2005 年,我们与中国蜂产品检测中心合作,完成了《蜂蜜》、《蜂王浆》两个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蜜蜂产品生产管理规范》国家推荐性标准。一年之内完成三个国家标准,让同行刮目相看,也让国家标管委的领导给了我们很高的评价,其中《蜂蜜》标准获得了国家标准创新二等奖。
     不仅如此,市委、市政府也非常重视蜂王浆国际标准的制订,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的蜂王浆国际标准起草领导小组。有此做保障,老山药业自然能在国内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
    国外承认数量但不承认质量,做标准形势紧迫
    记者:在人们的印象中,标准都是政府部门花钱做的事情,作为一个企业,老山药业为何挺身而出?
    管春华:我国是蜂王浆生产大国,占全球总量的90%,其中50%出口日本等国。但是,由于没有强制性的标准,蜂王浆的质量参差不齐,国际市场的名声并不好。人家虽承认我们的数量,但并不承认我们的质量,价格也卖不上去。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国际市场上,就连阿根廷所产的蜂蜜,其售价都是我们的一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做标准,任由市场混乱下去,将会影响蜂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老山药业从事蜂产品生产已有36年,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担起这个重任,主动从事国际性标准的制订。毕竟,一个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追求企业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最大化。
    拥有新疆等有机养蜂基地,制订标准得天独厚 
    记者:一个企业主动追求企业价值和社会责任,确是值得人们尊敬。但是,光有这份责任,是不是就一定能做好标准? 
    管春华:制订一个标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自身的责任外,更要有雄厚的实力和多年积累的经验。之前,我们牵头完成两个国家强制性标准、一个推荐性标准,在标准制订上具有较成熟的经验。
    我们知道,国际市场上对蜂王浆的要求特别严格,比较敏感的两个指标就是农残和药残。在决定起草蜂王浆国际标准时,有人也提出疑问:“这两个指标,老山药业自己能达标吗?”没有金刚钻,当然不会揽这个瓷器活。老山药业视养蜂为第一生产车间,坚持从源头质量管理抓起,通过建立养蜂合作社,改善蜂农硬件设施,实施奖惩办法,强化技术指导,有效保障了原料的质量。老山药业为此还在新疆生态较好的区域建设16个绿色标准化养蜂基地。由于生态好,新疆有机养蜂基地的蜂蜜原料已卖到每公斤50元,而蜂王浆的原料则卖到每公斤400元。
    拥有新疆这些有机养蜂基地,老山药业制订国际标准更有底气了。
    为行业制订标准,长期来看并不吃亏
    记者:替行业制订标准,老山药业会不会感觉自己在吃亏?管春华:如果从短期来看,花上数百万元制订一个国际标准,自己确实是吃亏了。但从长远眼光来看,事实并非如此。说实话,我一直有“标准情结”。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通过制订标准来制定市场“游戏规则”,谋求行业的话语权,是企业做大的一大因素。
    一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省蜂业协会等的数据表明,《蜂蜜》标准实行后,2006年全省出口到欧盟的蜂产品比2005年同期增长四倍多;随着蜂蜜需求量增长,2006年蜂蜜收购价格比前一年上涨了一倍;而2006年老山药业蜂蜜产品的销售额也比上年增加了 80%,养蜂农民、消费者、企业得到了共赢。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帮您找产品

糖酒网专业产品顾问一对一指导

1、找不到合适的产品,请找我!

2、产品太多挑花眼,请找我!

3、初入此行业很迷茫,请找我!

4、联系不上酒企业,请找我!

5、我有尾货要处理,请找我!

加专业顾问微信,帮您解决酒产品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