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护身宝”——复方阿胶浆
2012-12-04 (来源: 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父亲年轻时,是名海员,常年在海上打渔,受了不少风寒,后来身体不适,回了老家。在记忆中,父亲的身影就一直在袅袅的烟雾中,还一直咳嗽,后来到医院检查,说是患了哮喘性支气管炎。医生告诫父亲不要再抽烟。父亲回来说,不抽烟啊,和要我的老命差不多。烟照抽不误。
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父亲身体越来越不好,不得已戒了烟,不过,哮喘是一年比一年严重,特别是到了冬天,从早到晚,咳嗽着、哮喘着,整个喉咙里不停地发出“咝咝”的声响,别说他自己痛苦,连我们听着那声音都难受。父亲因有这病,每到冬天就好像过命坎儿,整个冬季几乎足不出户,多亏母亲悉心照料着。
为这病,我们送他到过大医院,又寻过不少偏方,结果哮喘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父亲患哮喘多年,心里发烦,脾气变得异常暴躁,有时与母亲一言不和,就大发雷霆。让我心里很难受。
后来,我到城里工作。父亲偶尔到城里小住。每回,妻子都不乐意。因为父亲一犯哮喘就整天乱吐痰,不管是寝室、客厅,想吐就吐。妻子是护士,是个有些洁癖的人,瞧父亲那样,是看在眼里,烦在心里。这样的两个人,难免会产生矛盾。有一回,家里要来客人,妻子搞了几个小时卫生,把地板擦得光光亮亮的。父亲从公园回来,大概是吹了一点冷风,咳嗽不停,一进门就在玄关处“哇哇”吐了几口痰。妻子忍不住,说了几句带些责备的话,没想到父亲生了气,谁都劝不住,拿着包就回家了。后来,再怎么打电话请他到城里来,他都说忙得很,没空。为这事,我还和妻子闹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别扭。
有一次,到某部队医院采访一个优秀军医,采访结束后,我向他说起父亲的哮喘病。军医听了,向我推荐了复方阿胶浆。说句实在话,这些年我已为父亲买了不少药,效果都不是很明显。这次,我在医生的建议下买了几盒复方阿胶浆,也不过是抱着“宁可错过不可放过”的侥幸心理而已,希望多少对父亲的病有些帮助。
没想到,这一次,这阿胶浆起了大作用。据父亲说,吃了药不久,就逐渐感到神清气爽,不但说话底气足了,而且干点轻体力活儿也不再气喘吁吁了,走路也轻快多了。照这么说,父亲几十年的哮喘有风平浪静的迹象了。
不过,我还是有些不相信,专程请了假,和妻子一起,到老家看望父亲。一进小院,就闻到红烧鱼的香味。母亲正在择菜,看我们来了,忙报喜:“老头子十几年没踏进厨房一步,连锅铲都找不到,还非要给你们做红烧鱼。”要知道,这老哮喘病可是最怕油烟了,一进厨房就上不来气,气喘不到底。看样子,父亲真是好多了。大家说着,面色红润的父亲端着香喷喷的红烧鱼从厨房走出来……我大喜过望,心里有了底。
从老家“考察”回来,我赶紧又寄了几盒复方阿胶浆回家。过了一段时间,我又打算再给父亲寄药时,妻子说:“这寄来寄去的真麻烦,快入冬了,乡下天气又冷,对爸的病不好,要不,就叫他过来住一段时间好了。”自打结婚后,妻子还是第一次主动说要请父亲到家里来,我竟有些感动。妻子说:“其实我不是讨厌爸,只是你知道,我特别爱干净,爸的习惯我有些受不了。”妻子还主动给父亲打电话,邀请他到城里来玩。父亲刚开始还是推托很忙,妻子主动道歉,说以前自己不对,要不,和妈一起来。父亲这才答应。
父亲和母亲是坐长途车来城里的,我们到车站接站时,他居然还扛着一个大布袋子。母亲高兴地说:“老头子吃了你们寄的阿胶,哮喘轻多了,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也不发脾气了,现在连大袋子都扛得动喽,恨不得把家里的菜干全搬过来……”
良医济天下,良药祛久病,我相信,父亲有了“护身宝”——复方阿胶浆,老人的哮喘病一定能控制得住,晚年的生活会更加幸福。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