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新张上演“岁末疯狂”
2012-12-04 (来源: 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临近年尾,广州市场药店新开速度加快。业内人士分析,这背后暗藏厂商间的价格斗争
零售药业全行业不景气,让听惯了药店开张新闻的读者们耳根清静了一整年。不过在临近年尾时,仿佛约定好似的,药店新张的消息又如潮涌来:昨天,
东阿阿胶在包括广州、北京等地一口气开了六家专卖店;上周末,“老百姓”广州大东门店开张,“大参林”洛溪店开张;本月底,“金康”海珠南路店开业……粗略统计,本月至少有近20家药店新张,并且都是平价药房。
由于行业竞争过度,正在苦捱冬天的平价药房为什么此时发力?“通过进一步扩大地盘以取得终端话语权。”多位业内人士如是指出。
药店新张进入年尾高潮
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去年中国药品零售企业平均净利润只有1.79%,大多数药店亏损。正是基于成本考虑,在广州市场一直名列前茅的老牌药店健民、采芝林,经过近半年的盘整,将其门店数砍掉了一半左右。如今,全行业处于“寒冬”,在药品销售旺季的年尾,是否还会出现惯常的药店新张高潮?
谜底终于揭开。不仅是“老百姓”、“金康”、“大参林”将平价大药房新张放到年底,广州海王星辰总经理赵东强昨天也透露,在现在距年底的这段时间里,海王至少还要开4家店,“使广州海王总店数达120家”。而今年来一直风头甚劲的“大参林”,年底至少还要开5家店。“敢开店的都找到了赢利模式”“在行业形势如此不佳的情况下,现在还敢于开店的,基本都是找到了自己的赢利模式。”广东“老百姓”副总经理肖克勇如是分析。
据肖克勇介绍,去年以销售额18亿元名列全国同行第一的“老百姓”,找到了自身赢利的独门武器:由于药价平、卖得快,资金周转周期平均只需15天,比其他药店快上一半时间甚至还多。换言之,同样的成本,“老百姓”赚钱效率是别人的两倍。正因如此,“老百姓”明年上半年还要在广州市场开出4-5家新店。
相比而言,海王星辰的底气,却在于去年引入了高盛4000万美元风险投资。据了解,在全国药店一片肃杀的今年,海王却进入高增长期:到目前药店数量已达1070家,一年新开390家!
终端扩张意在话语权?
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终端药店“迎难而上”,目的是在目前的厂商博弈中赢得话语权。
近日有知名制药企业高调提出,鉴于市场上平价药房的药品价格与其他药房间存在差距,为了稳定市场,将会与零售企业进行谈判,要求统一药品市场价格,并将此行动命名为“价格维护”。当然,这种维护需要终端的配合,但究竟是否配合,就要看谁的势力更大。
零售企业的势力当然取决于网络的大小———唯有增加更多的门店数,才能向品牌药企的“统一终端价格”叫板,通过品牌导向、非品牌赢利从而获取额外利润。而这样做的另一好处是,网络扩大,“才可向厂家收取正常利润以外的通路费用”。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家零售企业负责人均表示,这些额外费用相当纯利的近四成,否则,“只有不到2%的平均利润,谁还去开药店?”
不过,厂家自有“反围攻”之策。著名药企东阿阿胶昨天起在全国六大城市开设六家专卖店,意在冲出这种价格围城。其广州办事处负责人明确表示,“专卖店想为市场提供一个标准价格,如果有药店价格太低,可能消费者会认为那不是真货。”这位负责人还表示,为了平抑市场价格混乱,近期东阿还将在全国开出20家产品专卖店。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