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标准,阿胶“驴马”怎么分
2012-12-04 (来源: 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今年“两会”,又见刘维志代表。见到他,记者立刻想起在2004年“两会”上的一个情景,刘维志代表风风火火地在代表团游说代表们支持他的一份议案:那是因为有关部门在2002年的一个文件中,将中药阿胶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这在
东阿阿胶集团董事长刘维志看来,可是个天大的事情。他对记者说:“这不仅仅与阿胶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利益相关,往深里说,这是个事关中药现代化的大问题!”
中药现代化,一个让刘代表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甚至忧心忡忡的话题。
刘代表愁啥呢?他讲了个故事:同样是阿胶,可里面的学问大了。众所周知,阿胶是用驴皮熬制而成,具有补血、提高免疫力、补钙、养颜之功效,是我国传统医药中的瑰宝。可现在驴皮不好找,价格高,于是有些企业动起了“歪”脑筋:用马皮、杂皮等代替驴皮熬制阿胶。熬成胶后,有经验的老师傅眼观口尝,还能鉴别真伪,但一般消费者是分不清的。有的假冒伪劣产品还真能瞒天过海,与驴皮阿胶相比,其外观相似,成分也很难鉴别,可疗效就差得远了,甚至还有相反的作用。
阿胶的这种状况,实际上反映了中药现代化的一个共性难题:中成药分子结构搞不清楚,有效成分说不明白,疗效也无法确切量化。最重要的是没有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检验标准。
“中药缺乏标准产生的最大后果是我们的中药制品难以走出国门,走出去了,也只是在华人圈里打转转。传统中医理论中的‘气血两虚’、‘阴阳五行’等等,外国人云里雾里弄不明白,没有药物机理说明、分子结构的表述以及药物成分的量化指标,中药外国人不敢吃,更进不了国外的药典。别说外国人,我们再下去几代人,也很难弄懂了。老祖宗千百年传下来的中医药宝库,难道就这样慢慢走向消亡?再看看外国一些企业通过现代、科学的手段把中药标准化之后在国际市场上占的份额已远远超过了我们,心里真急呀!”说到这里,刘代表又愁眉不展了。
这次人代会,刘代表还要进一步就中药现代化问题提出建议。他说,2004 年他的那个议案已经取得进展,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有可能解决了。作为八届、十届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他认为,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在向前走,但还远远不够。虽然国家重视发展中医中药,但中医现代化目前还是没有一个主管部门统筹协调,也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研究平台。有限的科研力量,使用上极为分散,各搞各的,形不成合力。对中药现代化的理解也存在分歧和矛盾……
“但通过我们这样一大批中医药企业的努力,特别是国家的日益重视,群众的科学意识加强,这种状况正在转变。”为了解决阿胶标准的问题,刘维志代表没少动脑筋。他们建起了博士后工作站,建立了全国惟一的国家级阿胶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已经弄清楚驴皮阿胶中的DNA图谱,还研究出阿胶作用于人的干细胞使之增加血液因子的原理,由此将研究出鉴别驴皮阿胶的标准方法。刘代表说,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后,有可能形成一个阿胶的国家标准。他们还运用生物技术,从分子的层次对阿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其中一些重要成分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理。这不但将揭开阿胶的分子构成和作用机理,还会从中发现一些新药。由此新研制的药物,就会被国际接受。谈起这些,刘代表又高兴了,他说:“问题会一个一个解决的,我仍然对中药现代化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