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黄酒,是世界三大发酵古酒(啤酒、黄酒、葡萄酒)中起源于中国的酒种。黄酒的历史悠久,渊源深厚,内涵丰富,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而生。然,黄酒的现实地位与其历史底蕴并不相衬。如何讲好黄酒的故事,让世界更加真切地了解和熟悉黄酒文化,传播和弘扬黄酒文化,光大中华的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这是黄酒产业同仁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2020年4月,一部由西方媒体推出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以59分钟的片长,讲述了“诗圣”杜甫跌宕起伏的59年人生,并将他与但丁、莎士比亚比肩。片子经推出传播,很快引起了广泛关注。
时隔千年,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杜甫和他的诗歌依然在世界文坛圈粉无数,这充分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非凡魅力,以及生机勃发的生命力,必须加以传承并大力弘扬。
历史上,除了杜甫这样的千古文化名人,中华民族还有许多和杜甫一样名传千古的文人名士,还有历史更为久远的物化产品,比如说,中国的黄酒,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中国黄酒,见证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一杯黄酒里,有魏晋风流,有华夏春秋。黄酒,虽然没有杜子美的灵动和穿透力,但就历史文化内涵和故事而言,其风采并不逊色,其涵盖的面甚至更加广泛。中国黄酒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化传承中的历史地位毋庸置疑。中国黄酒,天下一绝。黄酒,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见证。
2015年的金秋时节,参加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外方代表齐聚在一堂,他们凝神静听,期待从中国领导人的权威声音中探寻“中国奇迹”的密码,找到“读懂中国”的钥匙。
会上,总书记用简洁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其中重要奥秘:“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必定植根于民族生息的繁衍和不断发展的历史之中,需要经过岁月的淘洗、现实的锤炼和长久的孕育。比如,国人用筷子,喜欢吃油条、喝豆浆,而西方人习惯用刀叉,喜欢炸薯条、吃牛排。再比如,中国人写中国字、讲中国话、喝中国酒,历经千年风雨的洗礼,已融入血液、深入,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言行。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和代表之一,中国黄酒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发酵酒之一。尤其是黄酒以曲制酒、复式发酵(又称“双边发酵”)的独特酿制技法,在世界酒林中独树一帜。酒曲的发现与应用,堪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的伟大贡献,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如果说,中国这样一个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泱泱大国,确实需要一个官方认定的“国酒”,那么,中国黄酒当之无愧。长期以来,中国历史上的酒指的便是黄酒。历史上“白酒”这一词汇,最早指的也是色泽相对清淡的酿造类黄酒(如白色的米酒)。
黄酒,是真正的中国“国酒”,是“国酿”,也是“国粹”,炎黄子孙喝黄酒,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责任。黄酒,温顺和谐的酒性与国人的性格最为相融。这种和谐不仅表现在酒体个性的协调与自然,还表现在博大宽宏的酒性上。黄酒所呈现的中庸并非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而是体现了一种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和宽广胸襟。“中庸之道”是我们面对自然、生命和传统的时候所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故此,中国黄酒远比白酒的浓烈更多地呈现了华夏民族的性格特征。
一杯黄酒,华夏国酿,
天之美禄,玉液琼浆;
一杯黄酒,欢聚畅享,
对酒当歌,文思飞扬;
一杯黄酒,点兵沙场,
将士出征,豪情万丈;
一杯黄酒,颐养天下,
美颜益体,福禄寿长。
来源:黄酒鉴赏
该二维码7天内(09-23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编辑:seotjxx1
本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糖酒网编辑!
相关文章
- 张德芹强调制酒生产五个要点;茅台保健酒“台源双支礼盒”上市
- 2025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将于9月29日举行
- 拉菲罗斯柴尔德男爵酒业公司携手天猫与京东 共启海外旗舰店新篇
- 西班牙酒业巨头“双强”联合:奥兰酒庄收购Berberana再启新篇
- 茅台8月动销环比增长显著;湖北省长李殿勋调研白云边酒业
- 保健酒业公司开展廉洁管理制度宣贯培训
- 环球集团斩获首届“羽觞奖—世界美酒美器设计大赛”6项大奖
- 总投资6亿元!年产300台套饮品行业专用生产设备开工
- 君乐宝总投资30亿元的项目,有了新进展!
- 杭州玖速水饮有限公司果汁饮料生产设备采购项目拟审批公示
-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与美团小红书座谈;国窖1573签约中网
- 茅台保健酒业销售公司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市场工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