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近期,关于中国白酒“去香型”发展的话题再度引发行业热议。
众所周知,白酒香型是当前中国白酒产品对外表达话语体系的重要因素,也是白酒产品分类的核心维度,更是消费者产品选择的重要依据。
这种以香型划分白酒产品的做法,始于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此届评酒会上,不但首次根据不同香型进行评比,还通过“色、香、味、格”四个评判标准确定了白酒四大基本香型。至此,白酒进入到“香型时代”,到如今已走过46年发展历史。
毋庸置疑,白酒香型在一定时期内确实对酒类产区、消费者认知、生产技术规范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比如贵州=酱香,四川=浓香,山西=清香,这一产区印象的建立与消费者认知的确立,功不可没。
但近年来,行业内白酒“去香型化”的声音此起彼伏。
202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名誉会长、振兴川酒首席经济学家与发展战略顾问李后强就发表了《中国白酒——香型时代注定成为过去,产区品牌时代已经到来》的文章。他表示,传统的12种香型划分太粗糙,不精细,不准确。酒是风物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人酿造一方美酒。地球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种相同的白酒,没有两种相同的香型,不同的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赋予了每一个地域出产的白酒截然不同的属性。
2023年,在仰韶仙门山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白酒黄淮核心产区高质量发展峰会上也提出,白酒香型的划分,让一些酒企为了追求“香型”而失去了原有特色。在他们看来,白酒香型应当适当淡化,甚至未来去香型化。
而真正引发行业关于白酒“去香型化”强烈反响的,是在2024年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问酒”论坛上。在论坛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中国白酒香型划分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白酒未来个性化表达的时代已经到来。” 引发行业轩然大波,甚至有部分行业人士对此表示气愤。
近日,乐见传媒创始人胡一刀在其自媒体账号发布视频表示,去香型化,打破垄断,才能迎来行业的百花齐放。再度将白酒“去香型化”的话题摆在行业人士面前。
那么,在当前行业发展形势下,白酒香型已经成为制约白酒产业发展的枷锁了吗?
李后强认为,未来白酒香型主要是“融香型”或者“混香型”,呈现一香为主、多香并融的新格局。中国盛行多年的12种白酒香型将烟消云散,很快进入历史博物馆。
这一观点也基本成为当前关于白酒未来香型发展的主流观点。业内人士认为,白酒品类差异化创新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命题。未来的中国白酒,将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产品建设,去主流、碎片化、复合香三大特征或将成为中国白酒发展的主流。香型融合将是白酒消费扩展的新土壤。
环球酒业观察认为,在酒类消费步入“消费者主权”的当下,白酒“去香型化”发展将不仅有利于打破大厂垄断,更有利于地方白酒中小企业的传统工艺挖掘、创新、个性、特色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个性化、特色化产品,以满足他们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
该二维码7天内(07-15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编辑:seotjxx1
本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糖酒网编辑!
相关文章
- 白酒香型是制约白酒产业未来发展的枷锁吗?
- 尹福获聘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首席酒体设计师”
- 兰陵美酒2025年经销商大会隆重召开
- 2025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啤、百威、嘉士伯和喜力等参加
- 燕京啤酒将上线限定新啤;珍酒发布全新宴席战略新品珍酒·珍十
- 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市场工作会召开
- 贵州发布6亿酒类项目;兰陵美酒:顺利完成产品线系统性梳理
- 国台酒在柬埔寨上市发布;金徽酒亮相第三十一届兰洽会
- 洋县有机果蔬饮品生产基地即将建成
- 五粮液参与宜宾市2025京津冀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 仁怀:严防严管严控严查严惩白酒行业突出问题
- 河南省政协调研仰韶酒业;水井坊:已试点推出小包装规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