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关于酒驾近日,国家发布了一项最新标准
《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GB/T 42430-2023)
该标准将于2024年3月1日起实施
新标准有什么变化?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变化1:分析技术有变
过去,酒后驾驶的认定基于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来判断。然而,这种标准存在一定局限性,因为不同的人对酒精的代谢能力存在差异,而且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也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新标准扩展了酒精检测的方法,不仅仅依赖于现行的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在秉承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生物样品中乙醇、甲醇、乙醛、丙酮、正丙醇、异丙醇和正丁醇的液相色谱检验方法和色谱与质谱的联合分析技术,有效提高检验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增加定性判断手段,让检测结果更加科学和准确。
变化2:检测样品(标本)有变
在现实的酒驾案例中,司机申请抽血检测之后,血样检测会作为最后的酒驾判定依据。这是因为血样检测比呼气式酒精检测更加准确。
新国标中,酒精检测不再局限于血样标本,而是可以通过尿液进行检测。除此之外,其他的可参照物,也可以作为分析测试样本。检验方法和检测标本更加多样灵活。
变化3:检测精度有变
新国标在使用呼气式酒精检测仪的基础上,还将参考国际上关于酒驾检测的做法,引入血液酒精含量阈值和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两个标准。通过检测,如果司机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0.2毫克/毫升,或混合气酒精含量超过0.1毫克/毫升,将被认定为酒驾。
引入酒精含量阈值的检测方式,提高了酒驾的判定标准。这对于打击酒后驾车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威慑作用。
该二维码7天内(07-16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编辑:seotjxx1
本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糖酒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