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在液态食品产业链中,灌装设备被誉为“瓶中最后一道工艺”。它不仅关乎生产效率,更直接决定食品安全与品质稳定。长期以来,高速、高精度的无菌灌装装备一直被国外品牌垄断,成为制约我国食品工业高端化的重要瓶颈。而如今,这一局面正在被改写。

11月4日,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在浙江杭州举办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制造与农产品物流科技支撑”重点专项成果现场展示会。会上,浙江大学牵头的科研团队宣布,我国自主研发的每小时48000瓶柔性高速高精度无菌灌装装备正式亮相。
这一成果实现了从瓶坯处理、灭菌、吹瓶到灌装、封盖的全流程无菌化和智能化控制,灌装精度达到±0.7毫升,灭菌效率超过国际标准,整体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技术的成功突破,标志着我国液态食品高端装备制造从“跟跑”迈向“并跑”,在部分指标上甚至实现“领跑”。
灌装技术是食品装备制造领域的“皇冠明珠”。一台无菌灌装机的研发,融合了机械工程、自动控制、流体力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技术。过去二十年,中国饮料企业在无菌生产领域的核心装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不仅设备价格昂贵,还附带复杂的技术壁垒与后期维护成本。这样的依赖使国内企业难以自主迭代、受制于人。
浙江大学教授刘东红团队的研发打破了这种格局。他们通过十余年的持续攻关,自主创新了高效干法杀菌系统、智能灌装阀结构与柔性控制算法,实现了多种液态食品的无菌灌装兼容,真正解决了“高精度与高效率难以兼得”的技术难题。尤其是新型干法灭菌技术,取代了传统湿法消毒的高能耗与高药剂使用量,不仅减少了防腐剂依赖,也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和运行成本,为食品制造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现实样本。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这款装备在“柔性化”方面的突破。面对市场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激增,企业往往需要在不同饮品之间快速切换生产线。以往的进口设备切换品类需要耗时十几个小时,而国产新装备通过自主研发的灌装阀系统和智能控制程序,仅需五分钟即可完成整线切换,大幅提升了生产弹性。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成本、响应速度、品类拓展等维度上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主优势。
随着这一成果实现产业化,国内多家龙头企业——包括伊利、蒙牛、农夫山泉、元气森林——已率先完成设备导入并投入生产。据检测结果显示,国产设备在灌装精度、无菌保持时长、能耗效率等核心指标上均超越国外同类机型。
从更广的视角看,这一突破并非单一技术事件,而是我国食品制造业装备体系整体跃升的缩影。无菌灌装装备的产业化应用,不仅推动饮料、乳制品、功能饮品等行业的产品创新,也为农产品深加工、乡村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一台设备的背后,是产业链上游的控制芯片、传感器、伺服系统、阀门密封件的协同提升,是我国在高端装备自主化道路上积累的厚积薄发。
然而,走向全球领先仍需更多努力。当前,我国食品装备产业在高端器件、专用材料、控制算法等方面仍有短板,部分关键部件依然依赖进口。如何实现高端零部件国产化,如何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自主标准、塑造品牌影响力,将成为下一个阶段的关键课题。
液态食品无菌灌装装备的成功,不仅意味着中国企业具备了与国际巨头同台竞争的能力,更代表我国食品装备正向智能化、绿色化、柔性化的未来稳步迈进。从“跟跑者”到“并跑者”,再到“引领者”,中国食品装备制造正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篇章。

该二维码7天内(11-19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编辑:seotjxx1
本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糖酒网编辑!
相关文章
- 国产液态食品无菌灌装装备实现历史性突破
- 帝亚吉欧选出新任首席执行官
- 首届中式特调酒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 袁军平调研西凤酒上海市场;珍酒·大珍部分区域阶段性停止招商
- 宁夏移动助力酒庄数字化管理
- 茅台保健酒业携茅台醇、台源系列等产品参展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五粮液闪耀第八届进博会;洋河梦之蓝闪耀第十七届香港美酒展
- “凝智聚力 共谋发展”2025中国黄酒产业发展振兴大会暨中国黄酒产区会议盛大举行
- 举杯绍兴 品味经典 | 2025中国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暨黄酒嘉年华在绍兴隆重开幕
- 劲牌公司12人获聘2025届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
- 喜报!百脉泉酒业两人在第五届全国白酒品酒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中喜获佳绩
- 水井坊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营收234,807万元



加专业顾问微信,帮您解决酒产品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