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酒会

400-650-1979
探索蛋白替代,驯化微观组织: 布勒集团向创新要未来|杨湧先生观点回顾
2022-06-08 (来源: 糖酒网)

疫情下尤其是居家办公期间,人们每天都在想办法解决吃饱吃好的问题。作为2022 SIAL世界食品产业峰会的嘉宾,布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创新生态系统总监杨湧说道,居家期间让他特别感受到了食品或者食物对于人们的重要性。

谈到未来食品,谈到趋势,杨湧说,首先要看现在食品行业所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01

未来食品直面四大挑战

杨湧在发言中首先分析了未来食品业将面临的四大挑战。

他说,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是降低食品业生产能耗。全世界人口为78亿,为了养活78亿人口,整个农业和食品业付出的代价是非常高的。温室气体25%来自于农业;水资源70%用于农业灌溉;全世界能源1/3用于食品的生产。与此同时,由于保管、储运不当会有百分之十几的损失,在终端消费环节上有15%—17%的浪费。在上海市,每天产生的包含餐厨垃圾的湿垃圾9200吨。整体估算,有1/3的食品损失或者浪费掉。

第二个挑战是人们的饮食健康。全球每年有1100万人死亡是由于不良饮食造成的,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疾病、中风、糖尿病等。

第三,全球粮食安全日益引发关注。随着人口的增加,到2050年全球会有35%的耕地减少,怎样用更少的耕地提供更多的食物,也是面临的挑战。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食品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2050年全球人口会接近100亿。另外,由于传统获取食物的方式,整个产业链对气侯造成影响,要控制气温的升高,这对于农业至关重要。传统的粮食或者食品的加工产业是不可以持续的,我们需要考虑一下未来的农业和未来的食品业是怎么样的。

此外,他认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全球食品体系面临着负资产的矛盾。2018年全球食品体系的市值约10万亿美元,但是如果考虑到它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对于环境的负担,和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实际上整个食品体系净值是一个负值。另外无论是各种农业补贴,还有1/3的粮食浪费和损失也会造成2.1万亿的负值。综合下来整个全球的食品体系是负资产。

02

联合创新,探索蛋白多样替代

杨湧在发言中说,他所服务的布勒集团认为,未来应从两个系统着手化解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一是食品生产系统,让整个地球生态保持健康稳定,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气候变化,也就是气温升高低于1.5。另外一个是从人类健康的角度,研究如何更多获取健康绿色的食品,如何做出根本性的转变。

全球食品业谈论最多的是健康的角度。2019年《柳叶刀》杂志和公益组织EAT发布联合报告《星球健康膳食推荐》,提到饮食需要“加倍和减半”。“加倍”的是水果蔬菜、全谷物、豆类、坚果这些植物性的蛋白。“减半”主要是减油、减糖、减脂,另外减少动物性尤其是红肉的摄入量。报告重点是把蛋白来源做一个调整,更多增加植物基,减少动物基的摄入。

按照现在的蛋白饮食结构,预计到2050年有2.5亿吨的蛋白缺口。数据显示,目前只有40%的植物蛋白能够从田头来到餐桌。

未来我们怎样获取充足的蛋白?“创新是第一驱动力”。 杨湧介绍,布勒作为一个从事食品和粮食加工的公司,跟初创企业、跟学术机构、跟政府组织都有广泛的合作,以求做到对消费、市场需求、趋势的全面理解,对最新技术、客户需求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把最新科学技术引入到布勒的价值链中间,同时通过自己的应用中心,可以快速迭代、复制,扩大我们最新的一些技术,把它做到商业化推向市场。

植物蛋白题材从2019年就进入了行业风口。植物肉/人造肉,impossible  foods,beyond  meat为代表在美国的上市掀起了植物基或者人造肉的风口。国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健康、环保或者说对植物基的需求日益增长。

通过杨湧的介绍可以了解到,布勒在产品加工和设备上有强大的优势,联合国内的顶尖高校江南大学成立了创新蛋白产业联合会,还有一些大的食品企业,如奇华顿(哥伦比亚),还有国内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商,共同从产业上游、中游、下游不同的维度,发力植物基替代蛋白的产品。

目前布勒在江南大学的联合实验室可以从机理、配方、原料做一些实验室工作。运用中心也开放给企业做一些测试、做一些中试。

布勒公司可以处理谷物、豆类、油作物等不同的蛋白来源,还能处理一些新型蛋白来源,像藻类、昆虫等。对于微藻、细菌等,微观组织的蛋白来源的利用和加工,从产品概念、技术支持、工艺研发,包括首次商业化,到最终完整商业化,都有完整解决方案可以提供。比如在湿法组织蛋白的加工上,最大能做到1小时1吨的产能,这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产能。

03

二次驯化,建立微观产业链

杨湧说,除了人工替代蛋白,高效利用微生物生产食品是未来食品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从食物的起源看,十万年前没有农业的概念,靠狩猎获取食物;一万年前左右开启了农业文明,人类对于农业和食品经历了一次驯化。从一万年前开始到现在,是在培育宏观组织来满足人类对食品食物的需求。

面临耕地面积减少的问题,如何保护森林,如何保护环境?杨湧认为,食品与农业的发展需要“第二次驯化”:也就是培育微观组织,即肉眼不可见的细胞、酵母。

数字化技术、全球产业链,协同起来完成微观组织的驯化和培养,完成第二次驯化,把未来食品和农业整个产业链建立起来。以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微藻为培养基,用生发酵工程可以实现相比于传统农业更高效的食品生产,利用这些微生物生产蛋白、油脂或者其他功能成分的效率会大大提高,这就解决了前面说的主要矛盾,人口增长、气候变化、耕地面积和利用其他资源的减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以饲料行业为例,国内70%的鱼粉是进口的,如果有新的菌类蛋白或者其他的替代蛋白,能够满足饲料行业的需求,对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或者食品安全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杨湧介绍,布勒致力于赋能食品行业整个可持续供应链,未来希望通过微观组织的驯化和培养,提供一个崭新的食品供应链,最终目的还是赋能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编辑:SIAL China 国际食品展
本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糖酒网编辑!

糖酒网官方二维码 做招商 找项目 看资讯

扫描二维码关注糖酒网公众号

找项目,看酒行业资讯,浏览糖酒会更方便

最新活动

更多

最新新闻

更多

您还可能关注的展会

更多
我们的服务


扫一扫,立即预定展位

400-650-1979

客服中心
  • 经销商客服4006501979
  • 客服咨询13621609434
  • 新闻投稿qq:276159154
  • 展会qq:27615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