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新疆焉耆县10万亩酿酒葡萄助力脱贫攻坚
2020-04-14 (来源: 糖酒网)
这两天,焉耆县十万亩酿酒葡萄出土完成,正在上架,霍拉山脚下的茫茫戈壁滩因为葡萄长廊,焕发出勃勃生机,更成为贫困户的“淘金地”。 1998年以来,焉耆县把以酿酒葡萄产业为主的“红色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突破口和支柱产业,举全县之力率先在巴州发展酿酒葡萄产业。目前,焉耆葡萄基地入驻企业28家,建成酒庄酒堡15家,年加工能力3.5万千升。经过20多年的努力,昔日戈壁滩如今已建成10万亩绿色有机酿酒葡萄基地,并成为西部重要葡萄酒产区之一,被国家农业部评定为新疆“全国有机农业(酿酒葡萄)示范基地”。 4月9日,记者在新疆中菲酒庄6000亩葡萄园看到,来自云南的李金财在指导新工人把葡萄上架。李金财在这里从事葡萄种植10年了,从一开始什么都不懂变成了独立管理千亩葡萄地的主管。 25岁的艾克拜尔·依麻木来自喀什英吉沙县,今年3月作为喀什地区的贫困劳动力来焉耆就业,有了固定的收入和五险一金。他高兴地说:“一个月我可以挣3200元,我要好好工作好好干,争取赚更多的钱!” 新疆中菲酒庄6000亩地480万棵葡萄苗全部采用节水滴灌技术,还有1500亩100万棵防护林带,每年需要大量的季节工。 新疆天塞酒庄有2000亩葡萄园,种植了赤霞珠、美乐、西拉等葡萄品种,获得了200多项国内外奖项,每年吸纳了大量的当地劳动力。 新疆天塞酒庄总经理陈立忠说:“一年下来,工人收入可能达到5到6万,作为企业我们有针对性地帮助村民安置就业和增收致富,为今年建设小康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戈壁滩上种植葡萄,不仅能致富也能改善生态环境。 焉耆工业园区招商局副局长栋说:“产业园目前是打了88眼机井,和节水效益相挂钩,采取滴灌措施,保证我们水资源的节水利用,还能保证防护林灌水,做到经济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戈壁绿了,环境好了,当地农民说,葡萄就是我们的幸福树。 每年葡萄管理、采摘、酿酒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葡萄基地干活的季节工,每天收入少在100元左右。全年人均增收4000-5000元 ,焉耆县葡萄产业园转移富余劳动力30万人次以上,创收可以达到3000万元以上。 来源 : 中新网 作者 : 苟发军 马国庆 吐尔逊 赛买提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超百平方米新西兰展区:ProWine 2025的南半球风味
- 德国葡萄酒展团将亮相上海ProWine,持续加码中国
- 西班牙葡萄酒对美出口在7月已降7%
- 阿根廷葡萄园积极推进能源效率变革
- 产量缩减,品质可期:德国葡萄酒迎来2010年以来最低产量
- 意大利800余款葡萄酒运抵青田,备战第七届侨博会
- 同比爆跌28%!美国关税重创意大利对美国酒水出口
- 中国游客在澳葡萄酒旅游中消费居首
- 《欧洲葡萄酒旅游指数》发布——法国居首,意大利位列第二,西班牙紧随其后
- 国际葡萄酒学院携手葡萄酒生产商联合向联合国呼吁——为葡萄酒的健康风险正名





加专业顾问微信,帮您解决酒产品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