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中国式”卖葡萄酒的渠道
2014-07-01 (来源: 糖酒网)
中国人喝白酒的时候,酒大多只是一个感情的载体,国人跟风式的、圈子式的消费特点提醒我们:销售葡萄酒的时候更加需要转变理念,借鉴卖白酒的手法,形成“中国式”卖葡萄酒的渠道。
传统的葡萄酒销售模式大而全,都是普遍沿用西方的经营模式,而国人喝葡萄酒的时候其实不太关注标签上的英文,甚至说是不懂英文的。例如300多个进口品种中,卖得好的只有四五个,如果我们只是把消费者放到一堆酒里让他们自己选,这种销售和品项的管理就是失败的。
西方模式精髓在于试酒,但是国内真正懂酒的不到5%,而中国的酒文化里是没有试酒一说的,文化的差异使得葡萄酒在国内的销售应该尊崇不一样的销售模式,因此要转变理念就是把目标锁定在里面,力争品质有优势,性价比高,将进口酒当做国产酒卖,走平民化的路线。
总的来说,“中国式卖葡萄酒”就是要理清三个概念:
,品牌识别度。
品牌有识别度,才能建立起重复性消费。像北京市场,葡萄酒消费量大,应该布局建立专卖店,接下来资金允许的话还应广铺分店,力争完成郊区县覆盖布局,让人一喝葡萄酒就想起这个品牌。
第二,销量策略。
首先,渠道化推广,借鉴白酒销售模式,通过“烟酒店渠道”,加大政策投入,做到价格统一,“进口酒”新做。其次是产品传播,例如,选一家经销商铺货,定期协助,在市场占有率上来以后,再入驻经销商。再次是品鉴会创新,按中国人喝酒形式,先拉感情再谈卖酒,鼓励经销商提供品鉴酒。
第三,品牌文化的传播。
销售葡萄酒不但加入历史典故,建立葡萄酒主题包间,定期举行俱乐部品鉴,与消费者建立感情。
现在有很多酒类终端店定位在高端,其实高端是受局限的,不但有政策局限,还有文化的局限。葡萄酒其实更多的是要“去暴利”,保持平民化,走渠道销售,不然很难形成品牌规模。这种渠道虽然需要时间去培养,但已是大势所趋,建议是牵手主流经销商,在常规渠道里面销售,使产品的曝光率增加,这样才容易形成品牌和规模。
群雄割据时代要想取胜就在于手法创新。借鉴白酒销售手法,牵手主流经销商,“中国式”卖进口葡萄酒就是其中被证明有效的一个新渠道。
(葡萄酒招商)
上一篇:新西兰每个产区葡萄都大获丰收
下一篇:有机葡萄酒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两项葡萄酒团标征求意见
- 宁夏出台六项葡萄酒产业配套文件;新西兰知名有机酒庄挂牌出售
- 2026年度哈理德葡萄酒大奖结果正式揭晓
- 上半年主要精品葡萄酒产区价格普遍下跌
- 葡萄牙拟批准抗病Defensor葡萄酿造白葡萄酒
- 广东蓝带集团旗下葡萄酒厂宣告破产
- 宁夏国资委调研葡萄酒产投集团;欧盟批准三个葡萄新品种
- 从头部品牌到小标签酒,新西兰白葡萄酒“卷”成一片
- 香港:进口葡萄酒再下滑,国产酒逆势跻身前十
- 8月8日生效!美国对欧盟葡萄酒和烈酒加征关税或致20亿美元销售额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