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外资啤酒强势抢滩中国市场
2014-01-16 (来源: 糖酒网)
“一夜之间,燕京成了中国大型啤酒集团后的‘纯正血统’拥有者!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2013年12月30日晚间消息,全球第四大酿酒商丹麦嘉士伯将出资15.6亿元(约合2.5亿美元)收购重庆啤酒集团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嘉士伯之前还曾以29亿元收购了重庆啤酒30.3%的股权。
早在2002年,中国啤酒业产销量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产销大国,但中国32升的年人均啤酒消费量,不说与啤酒消费大国捷克、德国、美国等超过100升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就是与北京、上海等国内大城市80余升的消费水平相比也差距不小。
一直以来,啤酒产业的全球化都是通过向新兴市场的投资实现的。中国啤酒业一直是一个高增长市场,作为世界啤酒市场增长快、产销量大和中国大众消费品市场化程度高、竞争为激烈的产业,消费量的持续增长将是未来发展的长期趋势。也正因如此,中国的啤酒市场在国际啤酒大贾们的眼中也就显得格外的富有“吸引力”。于是,外资的与本土的各路英豪及幕后玩家相互角力,彼此渗透,开始了中国啤酒业的重塑之旅。
数据表明:世界四大啤酒公司中,除去嘉士伯,南非啤酒巨头SAB米勒已经控制了雪花啤酒49%的股份,世界大啤酒商比利时百威英博集团旗下的众多本土啤酒品牌中有哈尔滨、雪津啤酒、维雪等25个品牌。百威英博啤酒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大的啤酒生产商之一。此外,有数据显示,青岛国资委持有青岛啤酒约30%股权,而日本朝日啤酒则持有青岛啤酒约20%股权,朝日啤酒因而成为青岛啤酒第二大股东。
据统计,外国洋品牌至少控制了我国40%的生产规模和超过60%的高端啤酒市场。
通过查阅国内啤酒行业相关信息,记者发现,到目前为止,燕京啤酒是中国大型啤酒集团中没有外资背景且没有外资参股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
中国经济周刊联合搜狐网此前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外资逐鹿中国啤酒市场,62.15%的网友表示这不是好事,“过多的兼并和收购影响了民族啤酒产业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啤酒市场一直是外资并购的主战场,对此,一方面应该看到,随着啤酒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与资本整合的脚步加快,一些区域中小啤酒企业必然会不堪重负被赶出资本啤酒市场,未来只有啤酒大鳄才能掌握话语权,但是同时应该注意,由于外资收购或合资,造成我国大量民族品牌消失或被冷藏。政府应把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以民族品牌“树立中国的新形象”。因为民族品牌的未来不仅是需要资本的强大、人才的强大,更加不能忽视的是民族责任心的强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通过资本运营手段,外资大举蚕食本土企业,众多行业进入寡头竞争阶段,国有品牌如何突围,值得认真思考。
上一篇:燕京啤酒涨价是必然
下一篇:2013年燕京漓泉啤酒逆势上涨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美国、墨西哥及荷兰的23款啤酒95%检验出永久化学物质
- 百威集团艾菲斯公司更改名称、更新标识
- 喜力啤酒美洲区总裁辞职
- 啤酒新品 | 雪花推出安吉白茶精酿啤酒,青岛啤酒“花开茉白”上市
- 重庆啤酒瓶装果味碳酸饮料量产;亚洲首座“碳捕捉”啤酒厂落地台湾
- 珠江啤酒上半年营收31.98亿元,同比增长7.09%
- 金星啤酒闪耀2024河南酒业金象奖,荣膺四项大奖彰显卓越实力!
- 嘉士伯中国7家酒厂实现污水利用;5酒企入选5G工厂
- 青岛啤酒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4.91亿元,净利润39.04亿元
- 华润啤酒与合兴包装携手打造配套建厂项目正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