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华润啤酒收购喜力背后:中国啤酒要引进来 再送出去
2020-02-18 (来源: 糖酒网)
中新网2月17日电 历时两年,华润啤酒成功收购喜力啤酒,成为行业内一宗颇为重大的企业收购案。尽管事件已经过去多时,该场交易依然为业内所称道。 近年来,随着各大啤酒品牌的积极转型,行业开始转向追求高端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向,以求得在市场占有率和业绩上的持续增长。新的战略面前,如何迈出这关键一步,实际远非那么简单。不少观点认为,中国啤酒品牌的高端化、国际化还有不少路要走。 目标锁定喜力 在华润啤酒执行官侯孝海看来:“中国啤酒企业通过并购直接走出去,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中国啤酒要引进来,再送出去,而不是走出去和卖出去。” 面对具有影响力的几个国际啤酒品牌,侯孝海有自己的标的排位。“引进的时候我们是喜力啤酒,次选嘉士伯,三选Molson Coors,四选朝日和麒麟。”侯孝海说:喜力啤酒历史久远,欧洲血统,全球知名,跟华润啤酒的竞争对手百威集团相比,有更好的全球化高端形象和市场。 在这样的思路下,华润从喜力啤酒身上找到了突破口。这也是侯孝海这两年积极奔走接洽喜力收购案的缘由。 不过,也许正应了那句话:好事多磨。去年4月,华润啤酒正式收购喜力,这场从2017年开始的收购案才算是尘埃落定。但和喜力的谈判从2017年12月4日开始,一直谈到次年的8月3日,双方才签订了基本不受约束的协议。 “我们不仅需要重视中国品牌,而且特别需要国际品牌加身才能与之竞争,从而赢取高端决战的胜利。”对于两家企业的“联姻”,侯孝海如是说。 “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 回看国内一些啤酒品牌则纷纷落入外资品牌的手中。 如近几年在国内增长迅速的嘉士伯,在多个城市进展异常顺利,同时拿下了乌苏品酒、大理啤酒等品牌,助推嘉士伯在华销量不断增长。同时在国内市场发展更加迅猛的百威英博,旗下拥有哈尔滨、双鹿、金龙泉等国内啤酒品牌。 面对这种趋势,侯孝海认为,中国啤酒企业要“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反向收购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所有业务并拿下品牌授权。 在侯孝海看来,和国际啤酒巨头收购中国啤酒品牌一样,中国企业要“玩”中资和外资的品牌组合。先把国际品牌引进来,再通过合作,把中国啤酒送出去,而不是像其他中国企业一样走出去,或简单地把产品卖出去。中国啤酒出海,还要再拜师学艺。这就是华润啤酒方法论的深层逻辑。 “这个项目从战略制订到执行落地,是一系列的设计、计划、策划。这个项目不是突然来的,而是一个从谋划到布局,到实施,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侯孝海说。 据悉,通过并购喜力中国业务,雪花啤酒获取到喜力国际品牌的资源,以及喜力在中国高端市场的份额和渠道资源。对此侯孝海表示,华润雪花啤酒希望打造中国品牌和国际品牌的“双品牌组合群”,应对国内外竞争对手,并在中国品牌和全球品牌两大领域高端市场夺取更多份额 高端品牌建设的“加速器” 强强联手能否出现奇迹?侯孝海曾在2019年8月的业绩发布会上透露,“自交易完成后,对喜力中国业务的整合超出预期。” “雪花啤酒在中国市场的渠道网络和众多的零售点叠加国际品牌的优势,双方可以实现互补。”按照侯孝海的说法,喜力将成为华润啤酒高端品牌建设的“加速器”。这种品牌叠加效果或将在2020年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 在2019华润啤酒中期业绩会上,侯孝海还表示,华润啤酒未来将坚持在中高端市场执行“双品牌”策略,一方面做大做强喜力国际品牌,另一方面努力推出中国高端品牌,预期未来3年公司的中高端啤酒销售将保持快速增长。 无疑,整个华润啤酒及侯孝海个人都对收购案后的企业发展寄予莫大希望。五年内追上百威,发力高端市场的华润品酒,能否不负众望,整个市场将拭目以待。 来源:中新网
上一篇:喜力CEO宣布卸任,任内推动喜力与华润啤酒联姻
下一篇:啤酒历史来源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美国、墨西哥及荷兰的23款啤酒95%检验出永久化学物质
- 百威集团艾菲斯公司更改名称、更新标识
- 喜力啤酒美洲区总裁辞职
- 啤酒新品 | 雪花推出安吉白茶精酿啤酒,青岛啤酒“花开茉白”上市
- 重庆啤酒瓶装果味碳酸饮料量产;亚洲首座“碳捕捉”啤酒厂落地台湾
- 珠江啤酒上半年营收31.98亿元,同比增长7.09%
- 金星啤酒闪耀2024河南酒业金象奖,荣膺四项大奖彰显卓越实力!
- 嘉士伯中国7家酒厂实现污水利用;5酒企入选5G工厂
- 青岛啤酒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4.91亿元,净利润39.04亿元
- 华润啤酒与合兴包装携手打造配套建厂项目正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