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大雪啤酒:“人情味”的罚与管
俗语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众所周知,人所共认的道理。在家里,每家都有一个家长,一道家规;在公司,为了更好的管理、提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更是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
【罚】:
不许吸烟,不是说你吸烟就是犯错,如果在家里、在应酬时,在家人、朋友允许的情况下,你可以随意尽情的享受。但在特定的环境中,你就必须收敛自己的随性,严格按照公司规章制度执行,此时只有规定,没有人情。如果在公司内吸烟,那就是犯错,就得接受处罚。
骑摩托车必须佩戴头盔,这是公司从对每个员工的爱护的角度出发制定的规章,也许你觉得佩戴头盔麻烦、闷热、不美观,但如果就因为懒惰于一点点的举手之劳而增大生命威胁的机率,哪个轻,哪个重,罚你是对还是错?
工作时间不许睡觉、下班时关闭门窗及电源,这是日常工作必须遵守及养成的工作习惯,是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执行的,工作时间,如果违返,还有什么反驳的理由吗?………
粗略统计了一下,2009年1至5月份,公司仅违返劳动纪律一项处理合计120项,平均每月处罚24项。几乎每天都有厂内违规违纪现象在发生。看着这些数字,想着这些现象,我们能否自己想一想,这些情况的发生有没有必要,如果我们再严格要求自己一些,在工作时间内保证应有的工作状态及责任心,有没有必要被人看管,被人“抓”呢?
被管、被罚都是让人生气、让人不开心的事,谁都希望自己生活、工作得有尊言,有质量、被重视。但尊严与重视不是别人主动让给你的,是需要你自己努力去争取的。
反之,看着这些数字,我们是否会问,为什么每个月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而且罚完后也并没有下降的趋势呢?是不是人被罚得都无所谓了,这样罚下去还有没有效果呢?“以罚代管”,能解决问题吗?如果我们都能从自身找原因,将心比心,以充满人情味的方式处理问题,这样管理:
【管】
在员工有错误的时侯,正面与之沟通,明确指出员工错误之所在,提出改正建议及指导,给其改正的机会。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以点带面或是断章取义,武断处罚。
如:员工在工作岗位未能按要求规范佩戴安全防护工具时,我们要在他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的提醒他,告诉他目前行为的错误所在,帮助其改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日常的安全讲解与教育,让其真正的心服口服,从内心产生安全防护自我保护的意识,而不是看到未规范佩戴的现象就下罚单,而且是联带处罚,让其产生抵触情绪,不理解这一作法是为了他的安全着想,让他将佩带防护工具当成负担。
其实公司制定安全制度,就是从保障员工安全的角度出发,管他,罚他也是为了他好,但如果我们能改变一下方法,让其真正明白我们的心意,用充满人情味的方式方法与他沟通、处理,人都是有感情的,都是明白事理的,明白了一切的要求都是为了我们自身的发展,那么,同样的事情,我想一定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规章制度制定的条款是明确的、严肃的;但任何条款事件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合情的、温暖的。
如:员工在规定的假期内(周六、周日或规定的时间)因工作需要主动放弃休息,以保证完成工作需要。但在日后的工作中,因家里有事或临时有急事必须休息时,是否能考虑给予一定的“宽容”——串休,而不是给予事假处理呢?还有,如果每逢较大节假日如十一、春节等,公司从体贴员工的角度,为家住外地,归家心切的员工集体团购一张有座的火车票、或者给予其适当的假期,让其提前或延后归来以避免高峰时段,减轻员工的负担,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些作法,也许是与公司现有的规章制度有一定的出入,但从关爱员工的角度出发,就一定不会违背公司任何一项规章制度的规定。
管理与处罚是相辅相成的,有管理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处罚,严格监督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是长久而正确的工作,作为员工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并理解,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学会自我管理;作为管理人员,能否从工作实际出发,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改变处理方法,将心比心,注入关爱家人般的人情味,在你决定开具 “罚单”的那一刻多想三秒,怎样做才能让员工心服口服,才能真正地减少类似情况发生?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1、找不到合适的产品,请找我!
2、产品太多挑花眼,请找我!
3、初入此行业很迷茫,请找我!
4、联系不上酒企业,请找我!
5、我有尾货要处理,请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