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土特产的“文化牌”
2012-10-15 (来源: 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不久前热播的美食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一炮走红,镜头记录的并非烹饪大师的精湛厨艺,而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家常美味,由此创下20年来中国纪录片收视率之最。不得不说,该片对于美食与乡愁的演绎深深打动了普罗大众,但意料之外的是,这部纪录片竟在刺激观众的味蕾时,悄然转化为生产力:全国各地土特产走红网络,直营网店销售额直线上升。其中,东北土特产等卖家成交额也在受益之列。来自某知名网购平台的数据显示,自此片首播后,日均有117万人网上搜寻零食特产,较过去增25% 左右。片子其实并没有单纯讲美味,而是在给人以垂涎之外,从自然的馈赠到劳动者的勤劳智慧,讲述了更多感动。不言而喻,“名牌的一半是物质,一半是精神”,本土特产要发展,必须要把文化的魅力融入其中。
自古国人以食为天,如今在我们这个一向以美食为豪的国度里,饱受问题食品之苦后的人们,正对绿色、有机、无害的农产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追捧热情。这似乎也从一个侧面预示着食品安全终究要走出问题重重的丛林时代。东北土特产种类多、品质优,日渐受到崇尚健康理念的消费者关注,也从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土特产要有更高的质量和安全水平。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结合,无疑是东北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方向,同时土特产资源离开了文化的滋养,显然也很难发扬光大。如何利用好宝贵的文化资源,使更多藏于深闺人不知的东北土特产,还需要潜心挖掘。
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被人广为熟识,但孕育在这片黑土地上的大自然馈赠的宝藏又岂止这三样,相信,优质而地道的东北土特产继续打好“文化牌”,将会是越来越多人舌尖上的幸福味道。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