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研究室参加“第四届国际杯状病毒研讨会”
2012-10-15 (来源: 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第四届国际杯状病毒研讨会”于2010年10月16日-19日在智利的一个古朴的小镇圣克鲁斯召开。初踏上这片土地,即被道路两旁大片大片的葡萄园所吸引,感叹其无愧于享有“智利葡萄酒王国之心”的美誉;同时年初地震留下的痕迹还处处可见。
目前已经公认Noro病毒(属人杯状病毒)是继轮状病毒后第二大重要的致人类腹泻的病毒,不仅如原先认为的是引起暴发流行的最重要病原,也是散发的腹泻病的最重要病原之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致力于杯状病毒研究的近200名学者。应大会邀请,病毒研究室钱渊研究员带领朱汝南、赵林清两位副研究员参加了本次会议。大家在小镇安静的氛围里就杯状病毒进行了为期4天的全方位的交流活动。会议所涉及的专题包括杯状病毒感染在不同地区所致的疾病负担、病毒颗粒及病毒蛋白的结构、蛋白的组装及功能、病毒的复制与转录、病毒的致病机理、免疫性、病毒的检测及诊断、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及新发病毒感染、Noro病毒感染的预防及治疗、动物的杯状病毒感染及动物-人之间的传播。交流形式包括口头发言及展板介绍,大会特别邀请了在杯状病毒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了专题报告,其中包括来自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美国科学院院士Linda Saif教授以及美国NIH的Kim Y. Green博士,她们都是钱渊研究员在美国工作时的指导老师;另外还有来自于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的江熙教授等人,他们是我们首都儿科研究所病毒研究室多年的合作伙伴。
整个会议日程安排极其紧张,通常下午1:30才能用午餐,晚餐更是多在7:30以后。在感慨于单一病毒竟可能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对我们病毒研究室今后在该领域可能做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有了新的启示,并通过与参会的有关专家沟通交流初步拟定了今后合作的意向。病毒研究室在杯状病毒的研究方面已经做过不少研究工作,受到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在国内首先发现有不同型别的杯状病毒流行,首先用基因工程表达的抗原进行了不同人群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个病毒在国内的流行状况,被国际病毒学的教科书“fields Virology”所引用。在2006年底多家医院发生腹泻暴发流行时,及时证明病原为Noro病毒,为疾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次智利之行的又一收获是北京争取到了下一届国际杯状病毒研讨会的主办权。受国家CDC腹泻中心主任段招军研究员的委托,组委会主要成员之一、美国辛西那提儿童医学中心江熙教授向大会组委会递交了中国承办下一届会议的申请。大会组委会成员在澳大利亚、日本东京、中国北京之间进行了下一届会议主办权的角逐。钱渊研究员与多名组委会专家进行了沟通,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尽其所能,积极斡旋于其中。最终组委会投票的结果是“Beijing,China”。那一刻全场热烈鼓掌,气氛很令人感动。我们深深的明白“Beijing, China”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科学家在杯状病毒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心里为之自豪!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