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行业研究报告摘要
2012-10-29 (来源: 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中国保健品行业兴起于80年代,发展至今,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80年代末期到95年初,是保健品行业的第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保健品的高额利润和相对较低的政策壁垒和技术壁垒,涌现出了大小3000多家保健品生产企业。但仅仅建立在广告宣传和庞大的营销攻势基础上的保健品行业难以支持长久的发展,1995年到1998年保健品行业经历了一个低谷期,企业数量和销售额大面积萎缩。1996年以后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保健品行业的制度规定。由于行业逐步规范和新一轮保健品消费热潮的兴起,1998年至今,保健品行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发展
时期。
目前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年产值达500多亿元,总销售收入达420亿元,据全国性的调查统计,2001年,全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有1027家,比上年的1013家增长1.3%;生产保健食品1509种,比上年的1318种增长12.7%。
目前我国保健品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在现有的3000多家保健品生产企业中,其中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1.45%;投资额在5000万元到1 亿元的企业占38%;投资额在100万元到5000万元之间的企业占6.66%;投资额在1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的企业占到41.39%;投资不足10 万元的企业占12.5%。
我国保健品市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新产品不断涌现,促进了销售的增长。近20年来,我国城乡保健品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为15%至30%,远远高出发达国家 13%的增长率。从目前保健品市场总体情况看,名牌保健品的市场占有率在稳步上升。国内市场中不到20%的品种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这说明知名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逐渐确立,是保健品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
报告对国内保健品消费群体的特征做了客观的描述,消费者对保健品需求随年龄提高逐渐增强。需要保健品的比例以离退休职工最高,其次是教师,最低为工人。月经济收入越高,对保健品需求越高。 女性对于保健品需求高于男性。
通过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对比分析发现:大城市无论在消费能力、还是消费意识方面都好于中小城市。但中小城市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目前大城市市场相对饱和的局面下,积极争取中小城市的市场份额,不失为一种好的市场策略。
基于上述保健品行业、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趋势等,报告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战略发展计划的建议。针对以成为行业领袖为目标的企业,报告建议这类企业建立"大市场、大网络"的发展模式,实行跨板块经营,提升多品牌管理能力,同时要把农村市场作为战略重点之一。对于没有实力成为行业领袖的企业,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在某一领域做出特色。这要求企业必须结合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做出准确的定位,并发展巩固在这一领域的优势。
本报告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中国保健科技学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采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药学会的大量专家的学者,在这里,谨向所有为本报告的撰写提供支持的单位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