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位于宁波老外滩的陆龙总部旗舰店布置一新,这是华东地区单店规模最大的海产食品展示和销售中心。34年前,这块古色古香的“陆龙兄弟”招牌就在宁波冉冉升起,以选材道地、遵古炮制、修制务精、品种齐全而闻名遐迩。
如今的“陆龙兄弟”,早已成了在长三角区域拥有10余家直营店和大型生产基地的著名传统名特产品牌,但这家老外滩总店依然作为其发源地和旗舰店,生意红火。12月20日,在这里工作正好满10个年头的江苏籍员工小杨,向记者表示,“工作在陆龙,我很幸福。”
与小杨有着相同幸福感的员工,在陆龙极为普遍。作为业内消费者认知度最高的海产品牌,陆龙的美誉度,不仅来自于其九大系列数百个品种的经典海产美食,以及 “由PICC承担‘产品质量信誉责任保险’,近10年间无一例质量投诉”的过硬品质,也来自于这家“海产之王”因长期把员工当作伙伴、亲人和朋友而获得的良好社会口碑,这使它还曾在2009年5月被认定为宁波市首批创和谐企业。
在员工的口袋里装实惠
连日来,小杨都为她收到的一条手机短信而激动不已。
短信的内容,小杨已不知看了多少遍:“陆龙33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你以陆龙一员的身份,与她在一起。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感谢你十年的执著坚守、感谢你十年的默默付出、感谢你十年的甘苦与共、感谢你十年的风雨同舟。优秀的企业,永远在寻找的不只是有能力的员工,而是有能力且忠诚的员工,并努力让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员工有荣誉、有尊严、有机会。很高兴过去十年间与你在陆龙共事,并期待你在陆龙下一程的精彩!”
这条于12月20日来自陆龙董事长陈苗龙的短信,让小杨生出很多感慨,“工作在陆龙,正是许许多多这样的细节,使人倍感温馨和幸福。”
小杨们的幸福感,还源于由陆龙提供的众多实实在在的薪酬福利待遇:免费宿舍、免费三餐、免费使用的各种文体设施、遇到困难时可申请无偿获得“陆龙爱心基金” 的定向救济……为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陆龙还每年对全体员工进行薪酬的合理化调整,优化公司的薪酬结构,增加了工龄工资、季节性补贴等薪资项目,着重提高一线员工的薪酬待遇。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近4年来,陆龙平均每年实施全员加薪3次,其中一线员工薪酬年均增幅均达到15%以上,以使每一位员工都分享到了企业的发展成就。令小杨记忆犹新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裁员降薪潮在各行各业弥漫扩散,但她和她的同事们却感到非常踏实,因为陆龙没有学一些“聪明的企业”的做法——选择以牺牲员工利益的方式谋求降本自保,而是仍坚持不裁员、不降薪,“不仅如此,就在那一年,我们员工薪酬同样普涨了3次。”
每年春节前夕,陆龙都要承包车辆送外省员工回家,这使小杨成为她那些同在宁波务工的小姐妹们的羡慕对象。小杨已盘算好年后带几名老乡来宁波,推荐给陆龙。12月25日晚,她给堂妹打了一个电话。她告诉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堂妹说,她推荐的这家叫“陆龙”的公司,一经签订就业协议,即能享受社保,能享受免费的食宿,能领取在业内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更重要的是,“在这里,还能学到很多知识技能!”
近年间,令很多沿海企业焦头烂额的“用工荒”现象,在陆龙却从未发生。事实的情况是,每年春节过后,这家企业的员工返工率都几乎高达100%;像小杨这样在陆龙工作满 10年的老员工,占员工总数的6.7%。这些数据,也折射出陆龙因推行人本管理而在员工中产生的巨大凝聚力和归属感。
在员工的脑袋里装知识
在让员工得到实惠的同时,如何帮助他们提升知识技能和获得事业机会?陆龙的做法也颇具启发价值。
众所周知,向员工脑袋里装知识,是帮助他们实现增值的一个好办法;而陆龙藉由建立学习型企业、倡导全员培训,已使这个办法落到了实处。据悉,目前陆龙每年根据公司长、短期战略目标及行动计划,识别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规划战略和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并通过员工培训需求调查等各种渠道收集、整理、分析员工培训需求。由此完成编制的年度培训计划,紧紧服务于陆龙战略目标——创建国内海产食品现代贸易物流服务的引领者以及绿色、有机、功能性、休闲化海产食品的倡导者。
培训方式大有讲究。陆龙的做法,不乏亮点:比如,建立专门的案例库,培养企业内部讲师,促进知识的传承和共享;再如,每位员工都有可能跨部门接受一段时间的学习锻炼,以进一步了解各部门的特点,学习、总结、提炼实际操作经验,同时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此外,公司还要求部门主管和资深员工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分配工作、评价考核业绩、推进工作改善、帮助解决问题等途径,在日常工作中对其他员工进行培训指导,等等。
在具体操作中,坚持因人而异、各有侧重。针对新进员工、一线员工、初级和中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不同培训对象,陆龙对培训项目、培训目标、培训师资、培训方式及培训时间分别作出详细安排,确保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培训效果评价四个环节的有效实施。以一线生产人员为例,陆龙向他们提供的“培训套餐”,包含“授课+测试+实践”、轮岗、换岗培训、自学、鼓励参加进修等。据悉,在提高陆龙基层员工的职业文化、岗位知识和技能中,这些做法见效明显。
帮助员工增值,自然还包含提供晋升机会。一项推进中的干部及关键岗位人才“继任计划”,使许多陆龙员工获得了发挥潜能的改善机会和展示平台。该公司除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外,还为各层级的员工制定了“管理”和“专业”双通道的职业发展路径,采取竞聘、轮岗、挂职锻炼、管理能力发展计划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与晋升管理,同时又鼓励内部流动,两条道路双向流通,主动引导员工关注职业发展,提升员工个人的能力和价值。
目前,在陆龙多个关键部门中,很多管理人员在获得擢拔和重用之前,都已在基层经过多年的历练和学习;而到目前为止,他们都很胜任各级管理岗位。陆龙董事长陈苗龙将这一经验总结为“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让感兴趣的人做感兴趣的事”。
我的陆龙同事,我的兄弟姐妹
劳资关系和谐、同事关系融洽,也是陆龙的一大显著特色。
对于爱上陆龙的理由,它的每一位员工都可以详列出很多条:例如,对外有竞争力、对内公正公平的薪酬福利,富有挑战的工作机会,“人尽其才”职业发展通道……而在该企业最近开展的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中,显示他们的快乐之源,还来自于“同事间兄弟姐妹般的情谊”。
这种和谐因子,发轫于陆龙的创业历史。由六位同胞兄弟在33年前共同创立的这家公司,至今仍维持着“兄弟共事”的治理模式。尽管陆龙现已成为海产界全国“单打冠军”,但多位兄弟、股东依旧保持着创业初期的工作激情:几乎常年都是每天晚上9点半就寝,清晨5点起就投入工作;在企业年销售额逾2亿元之后,仍坚持从不分红,将企业盈利所得用于扩大经营,而兄弟几人只拿月度“死工资”……因为,这些股东都是真正从苦难中挺过来的患难兄弟,所以分外珍惜目前拥有的亲情和财富,大家已形成默契,自觉坚持“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企业风格,坦诚相对、以和为贵。
当了解这种“兄弟共事文化”是陆龙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再去看这家公司推行人本管理——倡导“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人才观,努力为员工创建一种平等竞争、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和谐氛围,提供一个广阔的竞争平台,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其成因就变得更加易于理解。
陆龙的人本管理,也得到了来自员工的厚馈。目前,这家海产食品企业建立了多重保障、严密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重要原材料一级品直供基地、开展标准化生产和实施全过程监控等四方面入手,确保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安全。但陈苗龙认为,任何硬件,都比不上员工强烈的责任心和负有与企业休戚与共的精神这一“软实力”,而陆龙海产最大的品质保障,正是拥有一大批真正视企业荣誉为自己荣誉的优秀员工;同时,在业内,陆龙各直营店的店员也素以服务周全、态度亲和而赢得好评……这使陈苗龙坚信:陆龙之所以能够成长为行业的领导者,同公司拥有一支执行能力强、忠诚度高、积极性高的员工队伍密不可分。
据了解,陆龙现有员工200余名,但作为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它还极大带动了海产捕捞、渔民养殖、配料加工、包装制作、广告设计、终端销售等整个产业体系和产业链的发展,直接和间接地创造了数十亿产值、解决了数十万人的就业。令陈苗龙感到高兴的是,他在企业里推行的人本管理模式,已得到了越来越多合作伙伴的认同和仿效,“在这些外协企业发起的一场让管理跟上陆龙发展的行动中,提高员工幸福感成为他们的最新目标!”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