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之屋创新技术产品质量有保证
2012-12-03 (来源: 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不久前有关血燕风波事件的报道,给整个行业带来深远影响。风波过去数月,随着燕之屋等一批燕窝企业的全面革新和钻研,燕窝行业出现新的技术和更高的产品加工标准,“燕窝车间就像优良的制药厂一样严谨”。燕窝消费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消费者吃燕窝的信心也开始恢复。
日前,作为在中国生产与销售燕窝最大的企业 燕之屋生产商 “厦门丝浓食品有限公司”参照GMP启用新车间,这标志着燕之屋在燕窝行业风波之后全面启动产研创新工程“金燕计划”。这是记者昨从厦门燕之屋获悉的。
据燕之屋负责人透露,目前燕窝原产国马来西亚相关部门与中国卫生部正在磋商燕窝相关规范,燕之屋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推动新标准出台。
参照GMP提升生产环境和技术
以制药厂的要求生产燕窝
血燕风波给整个行业带来深远影响。不过,“燕之屋”选择了在调整中坚守。
血燕事件体现了燕窝原产地原料品质管控的缺失。燕之屋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他们坦诚面对,认真反思,反思之后坚决做出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加强燕窝的创新和研发。
燕之屋负责人表示,中国不是燕窝产地,对产地原材料的控制有待标准出台,而中国企业能够全面控制的是加工环节。因此,对燕窝的深加工将是企业未来的专注和重心所在。
燕之屋率先参照GMP车间要求,启用燕窝新车间。“我们对生产环境和技术进一步提高要求,新车间达到10万级洁净标准。”燕之屋生产部吴经理介绍。据了解,GMP车间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这是一套适用于制药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
攻克燕窝行业难题
亚硝酸盐“0”检出
事实证明,天然燕窝存在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如何去除亚硝酸盐,留住营养,成为燕窝企业的新课题。
燕之屋负责人介绍,他们在燕窝深加工产品上加大研发力度,与国内外专家共同努力,已获得多项自有技术,其中一项在燕窝中去除亚硝酸盐的专利技术,已向国家专利局申报。通过该技术的运用,燕之屋即食燕窝产品能达到亚硝酸盐“0”检出。
随着国家和民众对燕窝关注度的提升,燕窝的食用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燕之屋也积极地推动该领域的专项研究,将在东南亚燕窝原产国马亚西亚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更及时地进行原材料品质控制。
加强全员食品安全意识
设奖项重赏创新
“食品安全责重如山”是燕之屋提出的安全生产口号。近半年来,燕之屋开展全员食品安全教育,把“食品安全责重如山”的意识传递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身上。与生产部门形成呼应的是燕之屋各地连锁店开展“展翅竞飞”燕窝代加工技能大比拼,进一步强化店员食品安全加工意识,激发服务创新和实操能力。而研发和生产部门更是励精图治,在多项产品上的研发上取得突破,除了对燕窝的研究外,同时丰富了产品系列,深化了产品结构,并对产品包装进行了优化。为鼓励创新,燕之屋成立“金燕子”食品研发创新奖,设立不同等级的奖项,以此机制表彰那些在燕窝生产、研发和管理中勇于创新的员工,包括燕之屋在全国各地的连锁店员工,只要其创新的建议被采纳,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励。
传统美食要继承发展
燕窝消费逐渐恢复
“中国人吃燕窝吃了六七百年了,不会因为一场风波就全部停吃。燕窝的营养价值不容忽视,只要科学加工、合理进食,还是对人体大有益处的。”资深的美食家林丽华对记者说。
燕窝出产自东南亚,是当地特有的金丝燕吐出津液筑成的巢,富含胶原蛋白、燕窝酸以及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撰文介绍,燕窝滋阴养颜、润肺补中,是一味医食同源的佳品。
早前,有称“燕窝营养不如蛋”,食品专家分析说,两者的营养成分不尽相同,也没有可比性,就像有人说人参的营养和萝卜差不多一样,不能这么草率下结论。燕窝营养固然不能神化,但也不能过分贬低,应该客观看待。
“我还是会吃燕窝的,不能拿着显微镜来过生活。”林丽华笑着说。她还说,周围许多爱美的女性朋友现在也已恢复吃燕窝的习惯。“好像一个月不吃,气色就变差了。”当然,她也表示,希望更多的燕窝企业通过这次风波,将燕窝产品的品质做得更好,这才是消费者的福音。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