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岛生物技术(青岛)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糖酒网首页 » 啤酒招商 » 醇岛生物技术(青岛)有限公司 » 企业新闻

精酿啤酒的麦芽度和酒精度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3-03来源:醇岛生物技术(青岛)有限公司热度:2342

微信图片_202011141650138.jpg


身边有很多朋友在喝酒聚会时,会举行“三种全会”(啤酒、红酒和白酒)这个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其中会用“一比三”、“一比四”等比例来等效一下不同酒种的喝酒进度。而我们广大酒友的智慧结晶之一——就是通过酒精度来进行比例换算,例如白酒52°,红酒13°,那么就是白酒一杯,红酒四杯。当然考虑到“充肚子”等各种复杂而随意的因素,往往一杯白酒简单换算成3杯红酒。但是,有时候大家就会碰到酒友在啤酒比例换算时出现疑问,其一:把啤酒标识的“原麦汁浓度”误认为是酒精度,;其二:啤酒的“酒精度”标识统统都是“≥”,没有确切数值,这可让广大的科学严谨的酒友们喝的心服口服呢?

今天这篇小文,就带大家简单的了解一下啤酒的麦芽度和酒精度,从而解答以上两个问题。

一、原麦汁浓度

首先,介绍一下“原麦汁浓度”。众所周知,啤酒是由水、麦芽、酒花和酵母这几个基本原料酿造而成的,而麦芽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是与其他酒类的酿造原料的作用相同,它能提供酿造过程中的糖分;其次麦芽中含有的蛋白质可以通过麦芽酶系的作用,提供啤酒所独有的洁白细腻的泡沫;另外,麦芽中含有的大量酶系,可以在糖化过程中将水溶性的聚糖分解,大部分成为可供酵母发酵利用的糖类(麦芽糖为主,占50%以上)。

“原麦汁浓度”就是指麦芽等原料经过一系列“糖化”等工艺后,发酵前的每100ml麦芽汁中含有的糖类物质的重量(g),例如,100ml的麦芽汁中含有13g糖类物质,那么他的“原麦汁浓度”为13°p。原麦汁浓度是衡量啤酒营养和口感的一个重要指标,与生产过程中所加入的麦芽量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原麦汁浓度越高,成本就越高,麦香味也越浓。目前工业啤酒为了节约成本(美其名曰“淡爽型”啤酒),在生产中普遍会添加一定比例的大米、淀粉、糖浆等价格低廉的原料作为辅料,但无论浸出物是否源于麦芽,均计入了原麦汁浓度。所以,我们在选用啤酒时不单单要看其原麦汁浓度,还要看一下他的配料表,如果有“大米、淀粉、糖浆”等辅料的添加,选用和评估时就得慎重了。

因为原麦汁浓度的重要性,啤酒的国家标准gb/t4927-2008中要求将其明确的标示在包装标签中,而白酒和葡萄酒等其他酒种并未要求标明发酵前醪液的糖度。由此,啤酒的包装标签上会出现两个“度数”,而很多厂家在宣传时又会特意将“原麦汁浓度”较大的、显眼的体现在标签上,这就使很多习惯了标签上只有一个“度数”的消费者,误以为这个“度数”就是酒精度了。其实原麦汁浓度和酒精度之间是“因和果”、“上和下”的关系。

二、酒精度

下面再来说一下“酒精度”(%vol),顾名思义,就是每100ml的啤酒中含有的酒精所占的体积分数。啤酒中的酒精来源,同其他发酵酒相同,都是通过酵母的发酵而来。在产生酒精方面,酵母就像一台“转换器”,能够通过一条复杂的代谢途径,将麦汁中的可发酵糖分转换成乙醇(酒精)。

通常情况下,麦芽汁浓度与酒精度还是存在一个粗略的换算关系:  酒精度≈(麦芽度-2/2

当然以上公式只是一个通常情况下的粗略估计,不同的工艺原料会造成一定的区别。

在啤酒包装标签上我们看到的酒精度标识,都是使用“≥”,例如“≥3.4%vol”。这并非厂家故弄玄虚,也不是厂家拿不准这个酒的具体酒精度数,而是啤酒国家标准gb/t4927-2008中规定的。具体见下图:

图片1.png

 

(图片来源于啤酒国家标准gb/t4927-2008文件截图)

从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原麦汁浓度在一定区间时,所要求的酒精度是有规定范围的,而且要求都是标示出“≥”。这一点又是啤酒外包装同其他酒种不同之处,其他酒种都是标明确切值。不过大家尽可放心,只要是正规厂家,所生产的啤酒与标示的酒精度十分贴近,不会有较大的误差,例如标示“≥4.0%vol”,不会出现实际酒精度在10%vol,不为别的,光考虑成本厂家自己也不会答应。所以在我们进行严谨而科学的不同酒种的杯数换算过程中,大可不必受“≥”影响,直接取具体数值即可。

说了这么多,简单总结一下:

1, 原麦汁浓度并非“酒精度”,两者是“因和果”的关系;

2, 全麦芽制成的啤酒营养价值高、口味浓郁,当然成本相应的也高;

3, “≥”是国家标准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