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网红水果的兴衰交替,不再按照市场规律驱动使然,而全靠人为制造。
" 又纯又欲,香气袭人,美过初恋,甜在心头。"
谁能想到,这个看着就像美妆香水的广告,竟是水果店的新品宣传,躲得过冬天的车厘子暴击,却没能逃得过春日的 " 白草莓 "。
作为从日本引进的珍贵品种,白草莓号称草莓届的「劳斯莱斯」,以白中透粉的高颜值卖相火速出圈,成为新晋水果好品种,既非凡品,价格自然也是不菲。
在日本国内,白草莓售价约 60 元一颗,在 2014 年的银座,还曾将 100g 的巨型白草莓当作奢 侈品出售,9 颗标价 2.9 万日元,当时合 1700 元。
对比之下,国产白草莓的门槛要 " 友好 " 很多,但市场均价也普遍在 100 元 / 斤,钱包君不禁瑟瑟发抖。
尽管如此,白草莓的拥趸者有增无减,在各路明星及大 V 们的晒日常里,常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我们好像永远走在追逐 " 水果自由 " 的循环之路上。从过气网红牛油果,到神坛跌落车厘子,再到如今炙手可热的白草莓,每每以为已站在金字塔顶端时,都有另一种水果,恰到好处地出现为下个标的物,让消费无止境。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水果届的「凡尔赛」,套路可不是一般的深。
网红水果的 "C 位 " 史,总是后浪推前浪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这条鄙视链,放在水果市场上,同样适用。
新鲜的面孔总是撩人心,初代鼻祖 " 牛油果 " 便是鲜活的例子。事实上,在 2005 年刚刚进入国内时,牛油果还曾闹出过大笑话。
在北京高中端超市 BHG 放置牛油果的货架前,有位消费者仔细端详了半天,不解地问理货员:" 这难道是吗?"
如同段子般的现实一度为人津津乐道,但谁也没想到,牛油果真就像拉响的一样,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2010 年进口量尚且不到 2 吨的牛油果,2017 年进口量已飙至 32100 吨,增长了 16000 多倍,单果价格在 60 元左右。
毫不夸张,每天的 Instagram 上都会新增 300 万张关于牛油果的照片。牛油果自带舶来品赋予的 " 轻奢 " 光环,使其不费吹灰之力,就贩卖起一种 " 格调很高 " 的生活方式。
▲ Ins 风的牛油果照片
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牛油果 " 味道像臭鸡蛋、像肥皂,不香不脆还不甜 ",但这种 " 不合时宜 " 的声音,很快就被反驳了回去,理由是 " 打开方式不对 "。
在社交网络中不断发酵的关于牛油果吃法和营养价值的广告、微博、热文,一步步巩固着牛油果 " 养生万金油 " 的地位。
直到 BBC 和中国食品协会的权威 " 科普帖 " 验证,牛油果的地位陡转直下。牛油果引以为傲的不饱和脂肪酸惨遭扒皮,好脂肪也是脂肪,何况单颗牛油果的脂肪含量高达 15.3%,甚至超过普通猪肉的脂肪含量,是不折不扣的高热量食物。
被打回原形的牛油果价格一跌再跌,如今在各大电商平台,单个售价为 6-10 元 / 个,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时代抛弃牛油果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野心勃勃的车厘子很快 " 后来居上 "。当 100 多元一斤的进口车厘子,如黑珍珠般讨喜地码放在精致的小盒子里时,再看旁边一股脑挤在磕碜的泡沫箱里,79 元 3 斤的烟台大樱桃,还没被品尝就输了一筹。
本是同根生,奈何命不同。别的应季水果,一年到头,总有两三周的时间是白菜价,但车厘子不同,从冬至到立春,价格壁垒比苹果手机还坚挺。
于是乎," 车厘子自由 " 被纳入 90 后财务自由的 15 个阶段中,频频登上热搜的 2019 年,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智利车厘子销量同比暴涨 32 倍多,90% 的车厘子都卖给了中国人。
就连各大购物平台,都愿意放下身段,恭迎车厘子来为会员加冕。不仅如此,车厘子旋风还刮到了时尚界,纷纷为它打 Call,车厘子成为彰显财务实力和不俗品味的 " 硬通货 "。
本以为超长待机的车厘子能稳坐钓鱼台,谁想天有不测风云,今年年初的 " 车厘子阳性 " 新闻,将其从天堂打入地下,人人唯恐避之不及,车厘子的价格不幸腰斩。
从降价的那天起,曾经集美好各项特征于一身的车厘子,也就此丧失了代表财务实力的资格。
乐此不疲的各种打脸,虚妄照不进现实
浮躁的社会风气下,用消费来寻找身份认同是种常态,来自互联网无孔不入的信息轰炸,又加重了这一恶性循环。
我们的判断力不断钝化,认为能被大肆宣传的都是好东西,甘心随波逐流,轻易就交了智商税。
这直接导致,网红水果的兴衰交替,不再按照市场规律驱动使然,而全靠人为制造。拿牛油果来说,其走红就离不开 " 认知教育 "。
先给它加个改变命运的 title,由鳄梨摇身一变为洋气范的 " 牛油果 ",再有铺天盖地的营销巧妙偷换概念,打上改善、补充叶酸、降低胆固醇等等一系列功效,就差直说 " 包治百病 "。
借由明星红人做推广助力,靠着意见的号召力,成功让 " 狗粮 " 牛油果成为年轻一代的利器和社交晒图法宝。
与其一边在半夜抢两块钱的微信红包,一边欠着花呗买 699 元的车厘子,宁可月月吃土,也要被人点赞,不如趁早清醒一点。
利用 " 水果 " 立人设,就是彻头彻尾的笑话,买再多再贵也无法真的实现阶级跨越,还是那个 " 见光死 " 的隐形贫困人口罢了。
说到底,水果只是水果本身,仅此而已。(来源:贤集网)
该二维码7天内(09-24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
编辑:seotjxx1
本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糖酒网编辑!
相关文章
- 华润饮料与浙江大学联合研发项目签约
- 即将投产丨黑龙江天桦树汁深加工项目
- 五粮液捐赠500万驰援筠连县;泸州老窖部署数字化顶层架构
- 张德芹强调制酒生产五个要点;茅台保健酒“台源双支礼盒”上市
- 2025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将于9月29日举行
- 拉菲罗斯柴尔德男爵酒业公司携手天猫与京东 共启海外旗舰店新篇
- 西班牙酒业巨头“双强”联合:奥兰酒庄收购Berberana再启新篇
- 茅台8月动销环比增长显著;湖北省长李殿勋调研白云边酒业
- 保健酒业公司开展廉洁管理制度宣贯培训
- 环球集团斩获首届“羽觞奖—世界美酒美器设计大赛”6项大奖
- 总投资6亿元!年产300台套饮品行业专用生产设备开工
- 君乐宝总投资30亿元的项目,有了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