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1月9日,央视一套《生活提示》栏目组的记者,就“白酒的新定义”问题来到中国酒业协会,专访了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来听听宋书玉理事长对此是如何解读的。
年终岁尾,随着发布国家推荐性标准《白酒工业术语》、《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以下简称“新国标”)以来,“白酒”、“配制酒”的讨论此起彼伏,成为近几个月来行业热议的话题。热度如此之高,关键在于,新国标要求使用非谷物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的“白酒”将被划入“调制酒”分类,从原“白酒”分类中剔除,且新国标将于202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国标明确,不管白酒是以何种工艺生产的,无论是液态法白酒还是固态法白酒,抑或是固液法白酒,凡是加了用于调香调味的食品添加剂的酒,就不能再叫白酒,而要称为“配制酒”或“调香酒”。
“调香白酒”为配制酒
CCTV-1《生活提示》栏目就“白酒的新定义”话题,对宋书玉理事长进行了专题采访。
新国标让白酒的分类定义和消费者的认知度高度契合。宋书玉理事长讲到,比如说消费者认可的是粮食酒,所以新国标定义必须以粮谷为原料,就是以高粱、小麦、大麦、豌豆、大米等这些粮谷类为原料酿制的酒。第二个核心的意思就是“非添加”,即白酒不允许添加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和呈色这些物质。
根据《白酒工业术语》的定义,“调香白酒”是以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添加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是具有白酒风格的配制酒。
中国酒业协会10月22日召开的“饮料酒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饮料酒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宣贯会”上,宋书玉理事长对各酒品类进行理性认知的宣讲,为酒业各种类型产品的市场价值做出了引导说明,对其各自寻找酒业新的发展契机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他强调,,不可对比进行食品安全性评价,即无论哪种工艺、哪种香型、哪种类型,都必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没有高低之分,都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第二,分类不是划分高低,是清晰产品特点;第三,品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原料、工艺、特点的区别;第四,每一个品类都有等级之分;第五,没有的品类优势,时代不同品类优势有更迭。从行业角度,宋书玉理事长此言对包括被归入“配制酒”行列的调香白酒在内的各品类酒水的历史地位、行业价值和发展前景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新标准中,粮谷是核心点,薯类酒淡出市场。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大麦、青稞等,但不包括薯类。那么,为何粮谷不包括薯类?因为在现有技术下,用薯类酿造的酒杂质较多,比如甲醇、醛类等含量相对较高。因此,出于食品安全健康的考虑,新标准没有将薯类划分至粮谷。
新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依据
据了解,《白酒工业术语》推荐性国家标准在1994年发布,2008年次修订。此次新修订的标准对酿造工艺分类进行了严格界定,规定了12种香型白酒以及其他工艺白酒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包括原辅料、生产设备、设施及器具、制曲、酿酒、成品及半成品。
可以说,此次随着新国标的落地,调香白酒明晰了自身市场价值,实现了自我身份的认知与定位,对相关企业来说也是其迈向更高层次发展台阶的一大契机。
正如宋书玉理事长所言,随着消费理念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购买力的持续提升,酒类消费需求也变得更为多元化、个性化和品质化。中国白酒正与其他酒种共同呈现出各美其美,相伴共生的多元消费生态。
随着品类划分的进一步明晰,宋书玉理事长表示,中国酒业协会将继续推动酒业的新发展格局,以产品推动分类,以分类明确促进产品创新,通过各个品类的协同发展,协同进步,共同赋能中国酒业的长远发展。
来源:中国酒业协会CADA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五粮液连续20年入选《亚洲品牌500强》 获评“国民最喜爱的10大品牌”
- 新品 | 茅台1935文创新品发布;国台元宇宙?启元酒上市
- 庆丰收,享美酒|古贝春香飘丰收节,助力邀请赛圆满收官!
- 迎驾荣获零碳工厂证书;新加坡五粮液大酒家正式开业
- 汾阳加快建设酒类全产业链集群;衡水老白干再推衡马定制酒
- 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携手山西经销商启动社区慈善公益项目
- “五粮液日”闪耀大阪世博会 中国白酒香飘世界舞台
- 京东联合茅台重启“京东品酒会”;南京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成立
- 酒类等液态食品运输新规将出台;1-8月四川啤酒产量215.8万千升
- 西凤酒文化博物馆开馆;i茅台上线中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