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饮酒,只求微醺。
似乎只有在微醺之时,才能卸下层层面具,一杯带着温度的好酒,带来的劲道可以带你冲破眼前的一切阻碍犹豫,尽情释放本真。
“花开半夏月正圆,酒喝微醺满人生”,微醺人生,花看半开,月看半圆,酒饮半醉......
每一瓶酒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酒本身有故事,喝酒的人更有故事,有故事的人喝着有故事的酒。
追溯酒的起源,《诗经》中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
古代造酒的传说,流传最为广泛的便是杜康酿酒了,传说中杜康是酿酒的鼻祖,是酒的代名词。所以,曹操在《短歌行》中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纵观古今,王维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表达友情;苏轼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表达亲情;范仲淹在“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中表达思乡之情……
古人饮酒赋诗,以抒心志,在诗词文化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让后人穿阅其中,千古传诵。
古代文人墨客,三杯两盏,衔觞赋诗,这种借酒表达情感的的美好情结,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
但是喝酒喝到什么程度最好?
微醺,是喝酒的最理想状态,就是浅尝辄止。
微醺,有点飘飘然的感觉,恰到妙处不可言,这才是一种极佳的状态。微醺的人最有魅力。
“晚来天欲雪,能饮几杯无”,无论是临窗独酌,还是花前月下的细斟慢饮,随着三五杯小酒下肚,有的人会诗性大发,有的人会对酒当歌。
不仅如此,微醺的女人更美。正如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雅”的极致。
我们这些凡人,没有诗人这样的文才,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幸事。生命的触角钝感一点,也许就不必总是“不胜人间一场醉”,而是可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菜根谭》中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
细品之,有感于心,酒半微醉酣美。
人生之事多是如此,适度即可,便会回味悠长。
来源:酩阅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开启平价飞天通道,第十四届贵州酒博会将启
- 茅台保健酒业公司声明
- 西凤酒闪耀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续写凤香传奇
- 李渡推出“福渡万家”纪念酒;舍得酒业29度新品发布
- 五粮液将重磅亮相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 450平米名酒馆演绎“大国浓香”!
- 998元!茅台1935尊享版正式官宣发布!
- 天佑德成为大美青海马拉松官方指定用酒
- 五粮液荣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5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
- 酒鬼酒成为莫斯科湘菜和平国宴指定用酒,飘香国际盛会
- 邓紫棋代言五粮液29度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