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由于世界各地恶劣天气频发,今年全球葡萄酒产量可能会降至逾60年来的最低水平。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日前表示,2023年全球葡萄酒产量可能比去年下降7%左右。这将是1961年以来的最低产量水平。
这一分析基于代表全球葡萄酒产量94%的国家所提供的信息。
OIV将低产量归因于恶劣天气,包括霜冻、暴雨和干旱。“一场席卷南北半球的完美风暴造成了这种灾难性的局面,”OIV统计主管Giorgio Delgrosso告诉媒体。
从地区来看,几乎所有欧盟国家的葡萄酒产量都在下降,而欧盟的葡萄酒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
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葡萄酒产量分别下降了14%和12%,原因是干旱天气导致今年葡萄的收成减少。
相对而言,法国葡萄酒的产量水平几乎未受影响,这意味着该国现在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超过了意大利。
世界其他地区的产量情况也很严峻,南半球国家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
智利是南半球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由于干旱和野火,该国的葡萄酒产量下降了20%。澳大利亚的收成同样惨淡,产量比去年下降了四分之一。
相比之下,美国的情况则较为乐观,该国葡萄酒产量较2022年增长了12%。
需求下滑有助于平衡价格
产量减少往往意味着价格上涨,但葡萄酒爱好者也无须为此发愁。
尽管全球葡萄酒产量下降对整个行业不利,但OIV指出,全球需求下降可能意味着整体市场保持相对平衡,从而避免价格飙升。“低产量不是好消息,但较低的消费水平可能有助于平衡价格。”该组织表示。
实际上,葡萄酒行业正努力应对需求下降,葡萄酒滞销的局面。今年8月,法国政府宣布将拨款约2亿欧元来销毁过剩的葡萄酒库存,以支持葡萄酒生产商。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德国葡萄酒展团将亮相上海ProWine,持续加码中国
- 西班牙葡萄酒对美出口在7月已降7%
- 阿根廷葡萄园积极推进能源效率变革
- 产量缩减,品质可期:德国葡萄酒迎来2010年以来最低产量
- 意大利800余款葡萄酒运抵青田,备战第七届侨博会
- 同比爆跌28%!美国关税重创意大利对美国酒水出口
- 中国游客在澳葡萄酒旅游中消费居首
- 《欧洲葡萄酒旅游指数》发布——法国居首,意大利位列第二,西班牙紧随其后
- 国际葡萄酒学院携手葡萄酒生产商联合向联合国呼吁——为葡萄酒的健康风险正名
- 2025年上半年意大利葡萄酒出口呈不稳定,但幅度收窄





加专业顾问微信,帮您解决酒产品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