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从新西兰进口葡萄酒222万升,同比增长60.93%;进口额为197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4亿元),同比增长52.78%,其均价为8.88美元/升,同比下降5.06%。
近两年来,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增长势头显著,新西兰长相思更是凭借清新风格和性价比优势赢得消费者青睐。然而,近日有酒商告诉WBO,在新西兰白葡萄酒中,无论是头部品牌还是小标签酒,价格竞争已经很“卷”,一些小标签酒价格已经没有做批发的空间。
新西兰白葡萄酒价格“卷”向全线
莫维(上海)商务服务有限公司CEO李亚军指出,新西兰长相思的价格战已经延伸至头部品牌,例如云雾之湾,经销商出货价已从此前的235元降至175-180元左右。入门级市场更是激烈,小标签酒在30-40元区间随处可见。“新西兰白葡萄酒热度高,本身就具备‘口粮酒’属性,销量基础好,所以大家纷纷抢入这个赛道,价格自然会越压越低。”李亚军说。
他认为,未来价格将呈现“两头强、中间弱”的格局——高端品牌依托品牌投入和多年积累继续稳固市场,入门级凭借高性价比占据销量,而中间价位段的竞争压力将最为艰难。
还有业内人士向WBO表示,新西兰小标签酒具有灵活性,通常拿货门槛比较低,所以有利于降低库存风险。但目前来看,其价格竞争已经激烈到超出预期。“原本以为30元的进货价格已经算比较低了,但现在几乎没有办法再吸引经销商,只能通过团购渠道出货。”
江苏圣果葡萄酒相关负责人张鑫春则直言:“新西兰白葡萄酒的价格确实比以前低了很多,原来卖40-50元的酒,现在我们卖33元,新的一批甚至降到27元。”
新西兰酒庄百碧祺的中国区销售经理蔡磊也指出,目前比较“卷”的新西兰酒主要是一些小标签酒,“小标酒变出来很多牌子,所以看起来会觉得是很多牌子在卷价格,但其实源头就只有那几家。目前来看,小标酒的经销商价格在30元左右。”
四川葡萄酒进口商谷雨也观察到,标准的新西兰长相思零售价曾稳定在60-70元之间,主要集中在山姆、盒马等新零售渠道,如今该价位段的竞争已趋白热化。
南京葡萄酒进口商孙志鹏补充说:“现在零售50-60元的长相思比比皆是,清仓货甚至降到30-40元。原本售价150-200元的产品,如今不少都卷到100元以内。”
抖音葡萄酒店铺经营者吴孙平也感受到线上竞争的激烈,“百元以内的新西兰长相思太多了,流量和转化都在被低价产品分流。”
广州一家专营进口白葡萄酒的经销商王启明也认为,部分经销商甚至采取“零利润换现金流”的策略,目的在于快速周转库存、保持资金链安全,这让价格进一步下探。“消费者在货架前可能已经形成了‘新西兰长相思高价有点亏’的心理预期,这种效应会反过来逼迫供应商和进口商持续压低供货价。”
为何新西兰白葡萄酒越来越卷?
从市场表象看,新西兰白葡萄酒价格的下探似乎是一场突如其来的价格战,但多位业内人士向WBO表示,这背后有着更复杂的供需与结构性因素。
李亚军分析,国内对白葡萄酒,尤其是新西兰长相思的消费需求持续上升,吸引了大量进口商加码布局,短期内品牌和产品数量激增,直接导致供给远超消化能力,“一旦供大于求,价格走低几乎是必然趋势。”他指出,热门品类被引入过快,一定会触发竞争,特别是对于品质不够稳定、缺乏品牌力支撑的产品,降价促销几乎成为唯一的动销手段。
王启明则直言,利润空间也被压缩。例如,在盒马、山姆等新零售渠道,零售价得压在百元以内,经销商的可接受批发价只有60元左右,而进口商落地成本就超过50元,留给他们的利润只剩每瓶5-6元。
清仓甩货同样是重要推手。一方面,长相思的最佳饮用期较短,2022年份在今年已经被视为老酒;另一方面,库存占用资金,迫使进口商和经销商加速出货,即使是低于成本价,也要先换回现金流。
张鑫春补充,国际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推波助澜。“国外不少产区都在消化库存,全球消费走弱是主因,但新西兰的降价幅度更为显著。”
蔡磊认为:“当前市场下,红葡萄酒不是特别好卖,白葡萄酒出现增幅后,都想来‘抢蛋糕’,比如市场如果增长1倍,那么做的人就已经增加了5倍,价格自然会‘卷’起来。”
谷雨分析称,新西兰长相思曾在美国市场畅销,但近年来受国际贸易摩擦和需求下滑影响,大量库存转向国内市场。此外,国内市场的小标酒批量生产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了价格竞争。
“最近几年的春糖会上,白葡萄酒重新成为热议话题,很多进口商都在加大布局。”一位来自福建的进口商赵盛透露,部分渠道的供货价甚至低到令人意外,“在一些三四线市场,头部品牌和小标签酒的批发差价越来越小,渠道商几乎没有理由去推广售价更高的产品。”
他进一步分析称,产品同质化、消费降级、线上渠道冲击以及海外平台直邮等因素,也在不断削弱品牌溢价能力。“‘卷’并非全是坏事,低价能让更多消费者第一次接触到白葡萄酒,但如果行业只比谁更便宜,而忽视了品质、品牌建设和服务体验,长期来看可能会削弱消费者对这一品类的忠诚度。”
上海酒类零售连锁创始人周敏指出,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正在重塑白葡萄酒的定价逻辑,“在电商和直播带来的价格透明化环境下,任何高于心理价位的产品都会迅速失去竞争力。这种模式会长期存在,并持续压制中高端价格带的空间。”
同时,新西兰优途葡萄酒庄庄主贾民还说道,今年新西兰产量也比较大。面对持续扩大投入和生产基础,供给可能短期内大幅增加,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价格下探的情况。
WBO注意到,公开数据显示,新西兰2024年葡萄的产量约为39.5万吨。与此同时,葡萄园面积的稳步增长也推动了葡萄酒的供应,到2024年,新西兰葡萄园的面积已达42519公顷,比过去十年增加了7000多公顷。
综合来看,新西兰白葡萄酒的价格战并非短期现象,而是多重市场力量交织下的结果。短期内,库存压力、竞争加剧和消费者心理价位的下移,将继续维持低价格局。但长期而言,行业的可持续增长仍需回归价值竞争,包括稳定的品质输出、差异化的品牌定位、精准的消费人群运营等。
*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文 | WBO团队 编 | 星雨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从头部品牌到小标签酒,新西兰白葡萄酒“卷”成一片
- 香港:进口葡萄酒再下滑,国产酒逆势跻身前十
- 8月8日生效!美国对欧盟葡萄酒和烈酒加征关税或致20亿美元销售额损失
- 奔富法国产区全新力作,FWT 543赤霞珠西拉混酿红葡萄酒发布
- 官宣!意大利首批80 家酒庄确认参展第七届侨博会
- 有机葡萄酒2030年全球市场或达250亿美元,中国潜力几何?
- 普罗塞克在波兰赢得非农产品地理标志侵权案——美妆产品因滥用名称遭禁
- 长城葡萄酒助力上合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共话未来
- 1-6月葡萄酒进口量下跌近13%
- 茅台葡萄酒公司:全力冲刺下半年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