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北戴河牌”干红见证秦皇岛葡萄酒的历史
2014-09-04 (来源: 糖酒网)
从1983年的夏天起,北戴河牌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开始在北京友谊商店和北京饭店等涉外服务单位试销,结束了中国没有自己酿造的干红葡萄酒的历史。对于秦皇岛来说,尤其是对于秦皇岛的干红葡萄酒产业来说,这是一份永远值得珍藏的荣誉。
“七分种三分酿”。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秦皇岛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尝试干红葡萄酒的生产,并在科研人员的艰辛努力下,探索出了热浸法新工艺,成功在1983年酿制出了中国瓶干红葡萄酒,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国一直不能生产干红葡萄酒,当时的国家轻工业部将这一研制任务交给了有着一定技术基础的昌黎葡萄酒厂(红酒代理)。
彼时的中国传统工艺(指葡萄酒前加工部分)只具有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水平,采用工艺为:鲜食葡萄-除梗-破碎-发酵罐(自然发酵)-分离;昌黎酒厂研制瓶干红采用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热浸工艺为:酿酒葡萄-穗选(多选去掉青烂粒)-除梗(90%以上)-破碎-缓冲罐(调整成分)-均衡入料-加热 72℃-保温(3-5小时)-分渣-红色果汁-降温25℃以下-加入液态酵母-控温发酵-分离。该工艺需要在密闭、隔氧、防氧化、无菌的环境中进行,昌黎酒厂当时只能在使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醛的工作环境中进行,以严升杰为首的科研团队整天盯在试验现场,科研人员赵迎森为此在车间里两次晕倒。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设备、工艺等种种困难,终于在1983年5月20日,用热浸法新工艺、以赤霞珠葡萄为主要酿酒葡萄,配以品丽珠、蛇龙珠等酿酒葡萄,酿制出了中国瓶向国际标准过渡的“北戴河牌”干红葡萄酒。
上一篇:中国瓶干红葡萄酒在秦皇岛诞生
下一篇:中国葡萄酒现状:一半火焰,一半海水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超百平方米新西兰展区:ProWine 2025的南半球风味
- 德国葡萄酒展团将亮相上海ProWine,持续加码中国
- 西班牙葡萄酒对美出口在7月已降7%
- 阿根廷葡萄园积极推进能源效率变革
- 产量缩减,品质可期:德国葡萄酒迎来2010年以来最低产量
- 意大利800余款葡萄酒运抵青田,备战第七届侨博会
- 同比爆跌28%!美国关税重创意大利对美国酒水出口
- 中国游客在澳葡萄酒旅游中消费居首
- 《欧洲葡萄酒旅游指数》发布——法国居首,意大利位列第二,西班牙紧随其后
- 国际葡萄酒学院携手葡萄酒生产商联合向联合国呼吁——为葡萄酒的健康风险正名





加专业顾问微信,帮您解决酒产品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