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7月31日,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
期内,啤酒总销量43.63亿公升,同比下降6.1%;收入31.36亿美元,同比下降5.6%;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4.09亿美元,同比下降24.4%。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9.83亿美元,同比下降8.0%。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乌云笼罩着百威亚太的上半年成绩单”。收入下滑、销量萎缩6.1%、归母净利润暴跌24.4%。据悉,百威亚太在华业务表现不佳,系该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份“跌跌不休”的报告印证了市场忧虑。曾经高歌猛进的啤酒霸主,如今在中国市场步履沉重……
消费者不买百威了?
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其市占率已从巅峰跌落至40%左右。中国正从百威亚太的利润引擎转变为业绩黑洞……
2024年初,百威方面就曾陷入裁员20%的传闻漩涡,公司随即发布声明否认,强调人员组织稳定且持续通过业务优化提升效率与长期价值然而官方表态未能掩盖人员缩减的事实。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百威亚太雇员总数约2.5万人,至2024年已缩减至超过2.1万名,相当于一年内减员约4000人,比例达16%。此次骤减与往年平稳的人员波动形成鲜明对比。
人员收缩背后是核心市场的剧烈震荡。2024年中国市场销量锐减11.8%,收入同步下滑13%,每百升收入降低1.4%。
截止2025年上半年,百威在中国市场的压力有增无减。按照百威亚太CEO及联席主席程衍俊的说法,该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因区域布局及即饮渠道持续疲弱而受到影响……
在业内人士看来,百威亚太业绩走势的“背后”折射出双重结构性矛盾:一方面,高端啤酒消费意愿随经济预期走弱而萎缩,百威对夜店、餐饮等即饮渠道重度依赖模式遭遇冲击;另一方面,电商与新零售渠道的崛起暴露了传统经销体系的僵化,百威仍困守线下渠道转型滞后的泥潭。
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手一天比一天强,燕京U8凭借年轻化策略实现全国化突破,华润旗下喜力在高基数上再录两成增长,而百威的“堆头打折”却难掩动销疲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