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1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1.1 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所有人对其创造性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它本质上是一种特定主体所依法专有的特殊的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人类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领域所创造的精神产品。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简称TRIPS),从国际法的角度,对知识产权客体范围进行了界定,共定义了7种知识产权:版权及其邻接权、商标、专利、工业品外观设计、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理标志、未披露信息。
1.2 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1.2.1 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是人类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领域所创造的精神产品,是无形财产。保护的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是无形财产权。
1.2.2 知识产权为知识产权所有人所独占。没有法律规定许可,或者未经依法获得知识产权所有人的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使用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智力成果,否则便构成侵权,知识产权所有人有依法请求排除侵权,赔偿损失的权利;知识产权所有人具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对权利的保护对象进行直接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1.2.3 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具有地域性。知识产权的产生和取得必须依照国家专门的法律确认或授予。
1.2.4 知识产权具有可分授性。知识产权所有人可以在取得权利的不同法域范围内分别行使其权利,而且可以在同一法域内同时或先后将知识产权相同的或不同的权能分别授予多人行使。
1.2.5 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定有一定保护期限,知识产权只在法定期限内才有效。
2 保护知识产权的作用
2.1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企业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中的专利保护制度,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最重要的动力和激励机制,根据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和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职务发明人可以从单位实施专利的收益中获得相应报酬,这是对完成技术创新的科技人员的一种激励机制,体现了知识或者技术参与分配的原则,可以有效地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2.2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未来的竞争中,哪些企业能够充分使用和保护企业核心竞争力,哪些企业就会得到跨越式发展。一个企业,如果在同行业中拥有核心的知识产权,就可以在技术竞争中取得垄断地位和支配权,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商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如果不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就有可能被别人侵权,甚至把自己的成果拱手相让,失去优势;如果不会运用知识产权规则,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还可能招致相应的制裁,影响自身的利益。
2.3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法制经济,保护知识产权就能保护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专利制度是以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为基础,在专利法的保护下,以独占市场为主要特征,以谋求发明创造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国际公认和通行的手段。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日趋国际化、关税壁垒逐渐拆除、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仅仅研制出了高技术成果或做出物美价廉的产品还不足以拥有市场竞争优势,只有将其依法获得专利权并得到切实保护的前提下,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
2.4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企业获得丰厚利润。
知识产权作为企业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可以按照资本的各种运作形式进行运作,包括被用来投资入股、转让、租借(即生产许可)、信托、甚至抵押等等。据报道,目前西方国家许多企业的无形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比例超过了60%,知识产权已成为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产权形式,知识产权许可转让收入已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2.5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企业以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作为我国独特产业的中国白酒产业,要进入国际市场就必须保护好自己的品牌,保护好自己的核心技术。在对外贸易活动中,要善于运用知识产权这个国际通行法律武器,来取得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只有掌握了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企业方能以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1、找不到合适的产品,请找我!
2、产品太多挑花眼,请找我!
3、初入此行业很迷茫,请找我!
4、联系不上酒企业,请找我!
5、我有尾货要处理,请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