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鲁南下、川东进、皖崛起”使得夹缝中的苏面临着发展的困境,以洋河、双沟、今世缘、汤沟为代表的江苏白企业遇到了发展的拐点,市场占有率下降,昔日“三沟一河”风光无限的局面渐行渐远。
从199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振兴苏”号召以来,苏已经走过了10年“振兴”路。如今,洋河、双沟、今世缘开始重新领舞苏的发展,洋河蓝色经典、双沟珍宝坊、国缘的产品魅力再次证明了苏的实力。
江苏是知名的经济大省,交通便利、经济活跃、业发达、人均收入高,市场潜力大,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类产销大省。2007年,其市场销售额高达70余亿元,已接近中国最大的白消费省份——广东。
在“振兴苏”口号的鼓舞下,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江苏类生产企业积极努力,从企业体制、运行机制到产品开发、文化挖掘、品牌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据江苏省类流通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目前,江苏省有各类生产企业1000多家,年产量达200多万千升,销售额约100亿元。江苏白在全国白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洋河、双沟在中国名中占有两席位置。2007年,苏产量为27.39万千升,销售收入达60多亿元,同比增长109%。
“至2005年底,江苏有白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约600家,规模以上企业100家左右。2007年底有白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约500家左右,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不足80家,其中,10亿销售额以上的企业有洋河、双沟、今世缘,汤沟是3.3亿元,超过1亿元的有品王、分金亭、古顺河、五醍浆等企业,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升,这表明苏振兴已经有了不错的成效。”江苏省白专业协会秘书长刘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有人曾说过:人们往往高估两年以后的变化,低估十年以后的变化。以此来观察江苏省振兴苏十年来的历程,从振兴江苏经济、品牌建设、体制优势以及人才储备等方面来梳理苏的十年发展脉络。
2004年,苏发展出现转机,骨干企业洋河、双沟、今世缘等白企业纷纷通过内部改制、调整产品结构、创新营销手段等办法强筋壮骨、及时收复失地。洋河蓝色经典、双沟珍宝坊、今世缘等苏中、高档产品先后推出,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同时,他们积极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强化实施品牌文化战略,也起到了良好的市场效果。
苏企业的龙头地位尤为明显,洋河、双沟、今世缘2007年销售收入占据全省白销售收入的3/4以上。随着品质化和理性化时代的到来,苏企业加大了对质量和技术的提升,品牌、营销策划的科学化、效益化也上升到中国白的至高境界。
“一线品牌洋河、今世缘尤为明显,他们在立足江苏的同时,不断拓展全国市场;二线品牌则集中优势兵力及地方政策的倾斜,固守家门,适时拓展,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分金亭业有限公司、品王业有限公司、震洲五醍浆集团有限公司、御珍业有限公司、梅兰春厂有限公司、古顺河业有限公司等苏二线企业也稳步发展。至2007年,苏在省内的销售份额已占到约70%,整个行业的形象和效益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刘建华分析认为。
同时,苏在振兴江苏经济尤其是苏北经济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白业是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不仅对税收贡献很大,还带动其他行业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由此可见,苏在振兴江苏经济,特别是苏北经济功不可没。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1、找不到合适的产品,请找我!
2、产品太多挑花眼,请找我!
3、初入此行业很迷茫,请找我!
4、联系不上酒企业,请找我!
5、我有尾货要处理,请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