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无论是“洋双”两大名资源的整合催生新的百亿“业航母”,还是今世缘以突破30亿的销售业绩跻身行业“十强”,以及汤沟两相和的复兴,都让2010年的苏赚足了眼球。有人说,苏正在试图重新划分中国白版图;也有人说,苏意图打造中国白的“第三极”。总之,一支在中国东部最富裕省份迅速成长壮大的业新军——苏,正以崭新的面貌演绎一场改写行业竞争格局、重划白产业江湖的“东部大崛起”。
2010年4月8日,洋河股份以5.36亿元成功摘牌宿迁市国丰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双沟业4465.83万股(占注册资本的40.59%),成为双沟业第一大股东。在“振兴苏”的战略背景下,备受瞩目的江苏名双雄——洋河与双沟的“联姻”终于修成正果,强强联合后共同组建的苏集团宣告诞生。
这是一场引发行业地震的并购。在白行业,兼并、并购及参股模式大家并不陌生,但其多为跨区域、跨领域或跨行业的资本整合,像洋河与双沟这样属同一产区的主流名企业的强强联合,在业内尚属首例。
在“振兴苏”口号喊出12年后,苏领军企业之间经过合纵终于完成了产业链条的转型升级,其意义重大。
首先,通过强强联合,打造竞争高地。收购双沟以后,苏集团成立了江苏苏实业有限公司,形成营销合力,将大大降低成本并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其在江苏省内的竞争优势。据行业专家分析,苏集团在江苏省内的市场份额将超过50%,中高档产品占有份额将超过60%。
其次,通过做大市场,获得更大共赢空间。“洋双联合”让苏两大主力不再同室操戈,由过去的激烈竞争变成联手合作拓展市场,良性互动,节约了发展资源,集中了发展注意力,以全新面貌,走全国化、全品牌、全价位、全渠道、全覆盖的市场路线,参与全方位的市场竞争。这种联合已非“1+1”的简单相加,而是倍增效应带来的快速成长。
第三,通过资源优化配置,迅速提升苏综合实力。“洋双联合”的关键在于产业资源要素的整合,两家在各自的发展中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资源,在产、销、研和企业管理中各有所长,理念相互交集、要素相互匹配、资源相互共享,通过对两大企业的资源进行全面梳理、整合,必将极大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同时,“洋双联合”也将快速提升苏板块形象和整体实力,成为继“茅台”、“五粮液”之后第三个跻身百亿行列的“白航母”,这对于白黄淮板块的东部崛起、乃至整个白产业的未来竞争格局,都将带来不可忽视的重大变数和深远影响。
有专业人士预计,中国白的区域竞争版图将因此出现“川、苏、徽”的“新三极”。
这一重大事件也标志着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整合苏资源、打造宿迁都”的新一轮“苏振兴”大战略,已迈出历史性的关键一步。
诚如苏集团董事长杨廷栋所言:白行业高度分散,通过资本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是促进白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洋双整合”的一个关键性背景,是白产业生态环境正悄然发生变化,产业竞争格局走向集中和整合。发现和抢抓这一历史发展先机,将成为企业未来竞争制胜、做强做大、实现崛起的重要资本。
洋河、双沟深度整合的优势和效应很快显现:据洋河股份三季报显示,公司2010年前三季收入同比增长90%,净利增长近七成。洋河股份从2009年11月6日上市以来,股价从60元一路扶摇直上,到2010年9月,上冲至213.5元,成为当时白第一高价股,2010年11月23日更是摸高至283.8元的历史高位,总市值高达1200多亿元,取代苏宁电器成为中小板的冠军,与行业龙头贵州茅台1800亿元的总市值已属于同一量级,被分析师称为“白行业增长最为迅猛的企业”。
“虽然洋河股份2010年年报数据尚未出炉,但‘洋双’整合后的苏实业销售超过110亿、整个苏销售总额突破200亿,已无悬念。中国白前三强及整个行业竞争格局可能因此而改写!”江苏省业协会会长陈国锁向《华夏报》记者分析说。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1、找不到合适的产品,请找我!
2、产品太多挑花眼,请找我!
3、初入此行业很迷茫,请找我!
4、联系不上酒企业,请找我!
5、我有尾货要处理,请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