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锅头酒是中国白酒发展史的里程碑
2016-03-07 (来源: 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北京二锅头酒酿造技艺是北京酿酒史的重要代表,它萌芽于元、明,成型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1949年国家对酒实行专卖,“红星”酒厂面接收12家老烧锅,使它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这一古老技艺自清康熙赵氏以降传承九代,生生不息,凝聚了北京酿酒技师的聪明才智。数百年来,酿酒师们靠着眼看、鼻闻、口尝、手模、脚踢等方式不断创新酿制技艺,同时通过师徒间的口传心授传承酿制技艺。
到了清代中期,京师烧酒作坊为了提高烧酒质量,进行了工艺改革。在蒸酒时用作冷却器的称为锡锅,因为第一锅和第三锅冷却的酒含有多种低沸点和沸点的物质成分,所以只摘取经第二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故起为“二锅头”。是一种很纯净的好酒,也是质量最好的酒。
如今各地的白酒厂蒸酒时所采取的“掐头去尾”、“按质取酒”的方法就是沿承“二锅头”工艺原理而来的。清代末期,二锅头的工艺已传遍北京各地,颇受文人墨客赞誉。吴延祁在诗中赞道,“自古人才千载恨,至今甘醴二锅头。”将二锅头比作“甘醴”。
二锅头酒选用高粱为原料,还是以麸曲和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老五甑”工艺,经原料清蒸、辅料清蒸,低温入池,适当发醇,用火蒸馏,掐头去尾,贮陈精酿而成。由于二锅头酒的酒液清亮透明,香气芬芳,酒质醇厚,入口甘润、爽洌,酒力强劲,后劲绵长,回味悠长,因此备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二锅头品牌家族也日渐丰富。
北京二锅头酒的酿造这一古老技艺自清康熙赵氏以降传承九代,历经300余年,凝聚着北京酿酒技师的聪明才智。其中的老五甑法发酵、混蒸混烧、看花接酒等工艺都是历代酿酒技师的神秘绝技,而掐头、去尾、取中段的接酒方式更是北京酿酒技师的首创,也是二锅头酒的由来,是中国白酒发展史的里程碑。
北京皇家京都二锅头运营中心
招商联系方式:招商经理 13503827989
更多详情查看:http://www.tangjiu.com/z_huangjiajindu
白酒招商:http://www.tangjiu.com/baijiu/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