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野白酒分享中国白酒在不同朝代喝酒的讲究
2016-03-18 (来源: 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
中国的酒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每个年代喝酒的方式都不相同。
从汉代起,当时的人们过年时流行喝椒柏酒,而椒柏酒其实就是一种保健酒,是用椒花和柏叶浸泡酝酿而成的酒,北周诗人庾信的诗中:“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反映的就是当时人们饮酒的情景。而到了魏晋时期,当时的名医华佗发明了屠苏酒,屠苏酒是由大黄、白术、桂枝等几种中药浸入酒中酿制而成的,孙思邈的书中就写道,饮屠苏酒,可以避免瘟疫和伤寒。酒除了作为保健品,在汉朝喝酒还有很多讲究,比如过年的时候,在早晨,要点鞭炮,然后喝酒的时候先敬最小的孩子,因为过年就意味着长大了一岁,而年老的人,过年意味着减岁,不值得庆幸,所以必须最后一个喝酒。
到了唐代,由于国家的空前强盛,皇宫饮酒也变得更为豪华高档,当然还伴有舞蹈音乐,民间饮酒的规模和档次也变得更高,人们饮酒不再是当做防疫治病的事情,而变成了助兴的道具。
在宋朝,喝酒不在限于自己人之间,在邻里之间也会互相邀请饮酒,表达一种邻里和睦之情。在宋朝之后,喝酒不仅仅意味着助兴,也不是一件单调的事情,而是伴随着饮酒出现了更多的娱乐项目,比如掷筛子等。
而喝酒意味着传递友情,被赋予更多的社交功能,这已经是清朝以后的事情了,逢年过节、闲来无事和朋友喝杯酒,成为了一种风俗习惯。
来源:中国糖酒网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