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冲击同仁堂甜蜜事业的“蜂蜜门事件”
2018-12-28 (来源: 糖酒网)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是同仁堂的古训,其拥有着300年历史,是我国百年,然而近日同仁堂却因子公司被曝涉嫌回收过期蜂蜜事件,深陷舆论风波,此事一出,立即引起公众哗然,百年同仁堂于是遭遇了严重“信任危机”。 1、起因 这次出事的同仁堂蜂蜜,事发于“代工企业”盐城金蜂,据报道,同仁堂代工企业大量回收已经过期或临近过期的蜂蜜,宣称“退给蜂农养蜜蜂”,实际上在回收完毕后,这些大桶都贴上了“倒蜜”,被送入了生产厂家的原料库,而且还涉嫌更改日期。 2、回应 对此,北京同仁堂发布公告,向消费者郑重致歉,承认自身存在监管不力和失察的责任,称尚未发现这些蜂蜜进入生产用原料库的情形,将进一步深入调查核实,已通知盐城金蜂在调查期间暂停其受托加工生产活动,对于报道中提及的更改标签日期所涉及的产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场。 不过既然用了同仁堂的商标,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流程出事,同仁堂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同仁堂官方还回应称:“回收蜜只能用于喂蜜蜂,不得用作他用”,所以目前同仁堂是否用回收蜜生产食用蜜尚无定论,还需监管部门调查。 3、现状 据了解,同仁堂蜂蜜仍在线上线下出售未见盐城金蜂代工的同仁堂蜂蜜产品,目前同仁堂位于武汉光谷家乐福店的盐城所产蜂蜜产品已经下架,而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上的同仁堂官方旗舰店所售蜂蜜多产自浙江衢州。 蜂蜜行业多位从业人士对于此事件表示“太痛心”,由于近年越来越多的进口蜂蜜涌入国内市场,不断冲击着国内蜂蜜品牌,同仁堂的这起事件,无疑使得国内蜂蜜行业“雪上加霜”。 国内专业的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卓奇食品追溯平台创始人符春彦表示:正所谓“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消费者之所以会选择“百年老店”,源于一个“信”字,所以诚信乃企业立身之本,而失信于民的结果,不仅自毁品牌,使自身难逃惩处,也有可能拖累整个行业。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好想来”母公司冲击港股IPO据港交所
-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发布,贵州茅台、伊利、牧原等食品巨头持续领跑
- OATLY推出粉椰植物饮料;卫龙推出高纤牛肝菌魔芋
- 越南腰果:中国进口量反超美国,出口均价达近年最高点
- 金童食品新食产业一体化基地建设项目即将投产
- 三只松鼠西南供应链集约生产基地10条产线,投产在即!成本将节约近2000万
- 美团首家硬折扣超市将于8月29日开业
- 大窑吨吨瓶升级上市;汇源就公章冒领事宜发郑重声明
- 康师傅特别特鲜泡面;统一榴莲火鸡面
- 投资5亿元 清美食品七厂开业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