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三全食品:上市之后增收不增利 销售费用高企打压利润率
2019-03-13 (来源: 糖酒网)
从毛利率来看,三全食品位居A股同类上市公司的中值,2017年约为33.92%。在这其中,主营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以及面米食品的安井食品毛利相对较低,这与其经销渠道为主,商超渠道为辅的渠道策略息息相关。 另一家广州酒家(603043.SH)的食品制造业务(涵盖月饼、速冻食品、辣味等)的毛利则相对较高,接近50%且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但是,通过拆分其业务,发现速冻食品2017年的毛利率也只有32.88%,甚至还略低于三全食品当年的毛利率水平。 因此,可以说三全食品的速冻食品业务在三者中拥有高的毛利率。但是,从2017年的净利率来看,三全食品、安井食品以及广州酒家(全部业务)分别为1.37%、5.81%以及15.61%,三全处于低位置。 由此可见,毛利率高低并不是导致三全食品盈利能力较差的原因,我们或许可以从费用端寻找答案。 一、销售费用高企,未来或面临转折? 从三全食品和安井食品的管理费用率对比中可以看到,两者的管理费用率始终比较接近,约占营收的4%。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者的销售费用率相差较大且过去几年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017年,三全和安井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7.69%和14.07%,相差13.62%,对比两者2017年毛利率的差值7.65%明显偏大,这或许就是三全食品盈利能力相对安井食品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另一方面,三全食品的销售费用率在2016年达到29.64%的近些年高点后开始出现转折,2017年下降到了27.69%,2018年前三季度进一步下降到了26.89%。究其原因,应该与公司积极开拓销售费用相对较低的餐饮特通渠道以及加强费用控制有关。 二、速冻食品行业的未来 尽管三全食品面临着销售费用较高、盈利能力承压的风险,但公司也拥有着相对有利的行业发展环境。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来临,未来速冻食品的消费可能会持续较快增长。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的数据,2016年国内的速冻面米制品行业的产值约为600亿,未来有望保持13%-1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从市占率来看,三全以28%位居行业首位,思念、湾仔码头分别位居行业第二和第三名。 人均速冻食品消费量是另一个观察速冻食品消费潜力的指标。根据华泰证券研报整理的数据,2017年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中国的人均年速冻食品消费量分别为84.2千克、42.6千克、22.5千克以及10.6千克,因此增长潜力较大。 不过,由于各国饮食文化、人口结构以及消费习惯等因素差别较大,中国或许并不会完全复制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径。 来源:南方财富网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康师傅上半年营收超400亿元,净利增两成!!
- 雀巢旗下Vital Proteins推出首款即饮奶昔;皮爷咖啡回应关店
- 好丽友推出辣条味呀!土豆;乐事小黄人系列乐事无限罐联名包装新上市
- 煌上煌:拟收购福建立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权
- 五大新品集中亮相 洽洽食品全速推进品类创新
- 洽洽食品重磅推出五款新品;星巴克月饼开启预售
- 全美餐饮协会致信美国政府,反对拟议食品和饮料进口关税
- 洽洽2025新品上市发布会圆满落幕
- 周黑鸭新品上线山姆会员店;白象上新汤好喝麻辣鸡汤面
- 瑞幸上新乳酸菌美式和乳酸菌冰茶;光明乳业联名大白兔推出大白兔迷你雪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