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650 1979
这可能是我见过最倒霉的店了,食品过期,缺斤少两,一直不断。曾经被叫作火锅的海底捞,如今不仅失去了顾客,甚至就连市值都蒸发了3000多个亿。
这不禁让人好奇,落得现在的处境,究竟是它自作自受,还是另有隐情呢?
几天没见,海底捞,又摊上大事了!上海捞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同济路分公司就因为使用过期产品,收到了张2万元的行政罚单。
靠着服务起家的海底捞,出现这种问题,可以说是狠狠的打了自己的脸。而且,这种问题已经出现不是一次两次了。
河南电视台的一档节目就报道了当地海底捞门店出手的72一份儿的毛肚存在缺斤少两的问题。一份标注200g捞派脆脆肚,实际重量才只有138g。
而在更早之前,济南的门店也出爆出过,多名消费者在就餐后,出现胃痉挛进医院救治的新闻。
但海底捞却解释说是因为生产工厂的员工操作不当,才导致跌落的标签混入了产品中。可以说是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
不过,虽然每次海底捞都能给自己找到借口,但一直这么频繁的爆出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让消费者对它失去了信任。
所以,去年的时候,海底捞的业绩就出现了大幅下滑的情况,甚至还发出了盈利警告,说2020年的净利润预计会下降90%。
看到这样的结果,只能说,消费者的反应是最真实的。当然,在顾客这边吃了亏的海底捞,在资本市场上也是又吃了一记重拳。
数据显示,受到接二连三的的影响,海底捞的股价跌幅就达到了6%。甚至在当天收盘的时候,还创下了新低。
这次海底捞总市值直接蒸发掉了3500多亿港币。
虽然,一直不断的,的确会影响海底捞的股价,但股价出现这种大跳水,主要还是因为资本的”喜新厌旧“。
毕竟现在市场上,各种火锅新品牌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而同样”喜新厌旧“的消费者们,也开始把眼光投向了其他的品牌。而且,一直被海底捞当作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也并非。
不过,除了和竞争对手增多,这些外在的因素,海底捞自己也有不少问题。
从海底捞的财报来看,它旗下门店的扩张速度有点过于夸张,去年的时候,门店数还只有935家,但是到今年上半年就一口气涨到了1597家,这样的扩张速度,可以说是非常疯狂了。
当然,除了一味的追求扩张,海底捞还一直在尝试涨价。从财报来看,2020年,海底捞的顾客人均消费就比前一年增加了4块9 。
不过,虽然偷偷涨了价,但海底捞却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从今年的额数来看,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是9000多万,同比增幅高达90%,但是净利润的增幅却只有0.48%,几乎是没有变化。
来源: 燕子姐姐娱乐

相关文章
- 全国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tjh.html
- 地方糖酒会http://www.tangjiu.cn/df.html
- 五大新品集中亮相 洽洽食品全速推进品类创新
- 洽洽食品重磅推出五款新品;星巴克月饼开启预售
- 全美餐饮协会致信美国政府,反对拟议食品和饮料进口关税
- 洽洽2025新品上市发布会圆满落幕
- 周黑鸭新品上线山姆会员店;白象上新汤好喝麻辣鸡汤面
- 瑞幸上新乳酸菌美式和乳酸菌冰茶;光明乳业联名大白兔推出大白兔迷你雪糕
- 柬埔寨上半年腰果出口额突破7.5亿美元
- 三全食品拟13亿澳洲建厂;雪碧与三养火鸡面开启联名合作
- 卫龙×魔道祖师动画联名上线;宾堡集团推出恰巴塔系列产品
- 面临成本上涨压力,洽洽食品上半年净利下降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