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华溯商贸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糖酒网首页 » 白酒招商 » 河南华溯商贸有限公司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 郑州17届糖酒会
    2016年郑州春季糖酒会定于4月22-24号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京都二锅头T206展位欢迎你的光临!
    2016-04-20
  • 历史悠久的北京二锅头
    北京酿制白酒的历史悠久。到了清代中期,京师烧酒作坊为了提高烧酒品质,进行了工艺改革。在蒸酒时用作冷却器的称为锡鏊,也称天锅。蒸酒时,需将蒸馏而得的酒汽,经次放入锡锅内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头”和经第三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尾”提出做其它处理,因为锅和第三锅冷却的酒含有多种低沸点的物质成分,味道较杂,所以酒厂只摘取味道醇厚的经第二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故起名为“二锅头”。 锡鏊其实就是冷却器,因器锡制,其状敞口圆形、二十公分以下,45度角向圆心倾斜,收缩至锥尖,类似鼓鏊,故名,内容冷水。原理为:当酒醅加热汽徐徐上升,遇之骤冷,变为露酒,沿锡熬外壁滴淌汇入下面承露盘,通过连接承露盘之锡管,如线泉般流出,淌突至蒸馏锅外藤条酒篓子。 因天锅容积有限,火(古为炉火)或汽(今为蒸汽)不宜大,缓火蒸馏,并不断搅拌天锅盛水,控制流酒温度。 喝二锅头就像喝豆汁一样,是体现北京韵味的一种表现。喝的时候多配以凉菜,如:花生米、高碑店豆腐丝、酱牛肉、拍黄瓜等。在品尝老北京小吃,比如卤煮火烧,爆肚,白水羊头的时候,食客也常常一起饮用二锅头来助兴提味。并且,在冬天吃饺子时,配以二锅头是常见的搭配方式,有俗语道:“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2016-03-04
  • 京都酒业致力铸造百年品牌京都二锅头
    北京京都酒业有限公司是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京都酒集团的基础上改制成立的一家专门从事白酒酿造、生产、销售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酿酒先进企业,从1971年建厂到现在已有40多年的辉煌历程。 公司坐落在天安门正南12公里的中轴线旁,占地70多亩,区位与故宫相吻合,该地域土壤肥沃、水草茂盛、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曾为明清两代园囿,,非常适合白酒的发酵和储藏。 公司作为北京知名白酒企业,在国内白酒专家的指导下,多年来始终坚持纯粮固态发酵,传统老五甑工艺蒸酒,弘扬诚信精神,传承商道文明,建厂40多年来始终坚持“质优价廉、实惠百姓”的经营理念。企业曾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纳税信誉A级企业”、“北京市和谐劳动关系单位”、“北京市重合同守信誉单位”、 “北京市爱心企业”、“全国食品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营销商企业”。京都牌系列酒曾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国人民解放军工业协会白酒产品金奖”、“中国科技之光酒行业类金奖”、“泰国博览会金奖”、“第八届四大洲艺术体操锦标赛指定产品”、“建国四十三周年优质产品”、“北京2003年达标新产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老干部攀登长城友谊赛庆功酒”等诸多国内外奖项和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京都酒业将以其独特的酿造诀窍和工艺、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科学的检测手段和严格的质量管理、诚信的销售理念和的售后服务,视质量为生命,以品质求发展,严格遵循“开发产品要创新、推销产品要诚信、宣传产品要真实、铸造品牌要持久”的建厂方针,全体京都人团结奋进、努力铸造京都百年品牌。
    2016-03-04
  • 京都二锅头是怎样酿制的?
    北京二锅头酒酿造技艺是北京酿酒史的重要代表,它萌芽于元、明,成型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1949年国家对酒实行专卖,“红星”酒厂面接收12家老烧锅,使它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这一古老技艺自清康熙赵氏以降传承九代,生生不息,凝聚了北京酿酒技师的聪明才智。数百年来,酿酒师们靠着眼看、鼻闻、口尝、手模、脚踢等方式不断创新酿制技艺,同时通过师徒间的口传心授传承酿制技艺。 到了清代中期,京师烧酒作坊为了提高烧酒质量,进行了工艺改革。在蒸酒时用作冷却器的称为锡锅,因为锅和第三锅冷却的酒含有多种低沸点和沸点的物质成分,所以只摘取经第二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故起为“二锅头”。是一种很纯净的好酒,也是质量的酒。 如今各地的白酒厂蒸酒时所采取的“掐头去尾”、“按质取酒”的方法就是沿承“二锅头”工艺原理而来的。清代末期,二锅头的工艺已传遍北京各地,颇受文人墨客赞誉。吴延祁在诗中赞道,“自古人才千载恨,至今甘醴二锅头。”将二锅头比作“甘醴”。 二锅头酒选用高粱为原料,还是以麸曲和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老五甑”工艺,经原料清蒸、辅料清蒸,低温入池,适当发醇,用火蒸馏,掐头去尾,贮陈精酿而成。由于二锅头酒的酒液清亮透明,香气芬芳,酒质醇厚,入口甘润、爽洌,酒力强劲,后劲绵长,回味悠长,因此备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二锅头品牌家族也日渐丰富。 北京二锅头酒的酿造这一古老技艺自清康熙赵氏以降传承九代,历经300余年,凝聚着北京酿酒技师的聪明才智。其中的老五甑法发酵、混蒸混烧、看花接酒等工艺都是历代酿酒技师的神秘绝技,而掐头、去尾、取中段的接酒方式更是北京酿酒技师的首创,也是二锅头酒的由来,是中国白酒发展史的里程碑。
    2016-03-04
  • 京都二锅头的文化内涵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人文生活、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 北京二锅头酒除了自身特殊的文化内涵,其酿制技艺更是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它是中国清香型白酒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技艺,而这种酿制技艺的发展一脉相承的特征。其酿制技艺源于元代的烧酒,是北京历代重要技艺传人以师徒相授,口传身授,代代相传的形式为载体的民间手工艺。它一方面将酿制用的大曲制作技术作为传承之重要环节保留并使用至今,另一方面,也使相关老五甑法酿制技艺和二锅头摘酒工艺形成其独特的传承体系,进而根深叶茂并发扬光大。北京二锅头酒酿制技艺的传承发展还具有独特的神秘特征,即酒的酿制过程中质量的控制主要依靠人的眼观、鼻闻、口尝来完成,这也是历代酿酒大师的神秘绝技。 北京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是展现京城民俗及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集中展现了北京800年烧酒历史之精华,是北京城市的记忆,是胡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古都的城区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北京二锅头酒还是北京的一张名片,人们经常把“登长城、吃全聚德烤鸭、喝红星二锅头”作为介绍北京的流行语。
    2016-03-04
  • 二锅头的历史
    从考古工作者在北京雪山村发现的鼓腹侈口商圈足酒器"红陶樽"开始,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宋代以后的酿酒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公元一三九○年明朝燕王朱棣出征塞外,阴寒袭侵,王染寒痹,军心思返,幸得北京州民献得美酒抵御风寒,北进凯旋后王称帝,御旨州民多酿好酒以供膳用,使得北京自明清以来就成了进贡宫廷配置"莲花白"、"玫瑰露"等御酒酒基的源地。 清代诗人吴延祁诗云:"自古人才千载恨,至今甘醴二锅头"。顾名思义,二锅头酒是我国历史上个以酿造工艺命名的白酒,指蒸酒时将次锡锅内放入凉水冷却流出的酒为"酒头",第三次换入锡锅里经凉水冷却流出的酒为"酒尾",掐头去尾取第二次经冷却流出的酒,称为二锅头酒。二锅头酒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那时北京成为金的"巾都",女真族将"酿糜为酒"的技艺传入巾都,并传来了蒸酒器。 二锅头是由本地"烧酒"发展而成,在北京古称"烧刀",老城的人都知道.二锅头是北京食文化的一部分,是京城酒文化的代表。二锅头源远流长,其根本原因是根植在京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京城文化。京都二锅头酒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传统二锅头酿造工艺制造,采用一年至三年自然贮陈的麸曲清香,大曲清香,多微清香等不同风格的原浆酒勾兑而成,未加入任何非自身发酵的物质,百分白纯正高粱酒。科学合理的配比使本品既保留了北京老二锅头的醇香、纯正,又克服了其暴烈苦涩的弱点,清香纯正、陈香突出、醇厚爽净,口味悠长,典型高粱酒的粮食香气使人留杯忘返。 二锅头酒是北京传统的酒类产品。京都二锅头原浆酒坚持纯高粱酿造,坚持传统工艺,坚持以酒调酒恢复了二锅头酒的本来面貌,保留了二锅头酒的传统风格。品味京都二锅头酒,品味传统,品味真,品味纯,品味美,品味过去,品味北京。京都二锅头,二锅头之原,二锅头之本,老者思既往,少年思将来。时光冉冉四十年过去了,留恋并怀念过去老北京二锅头“一毛三”的感觉,是爱喝这口儿的老北京挥之不去的情怀。 来上二两二锅头,弄盘大蚕豆炸的开花豆,抓把花生米将少许二锅头倒在盘中,划根火柴点着,蓝蓝的火焰将酒烫好。吧唧一口菜,咋么一口酒,悠哉,乐哉!人之悠?酒之悠?人之乐?酒之乐? 古都北京上千年的历史,形成了绵绵不断的北京文化。京腔京味平民化百姓化是一大显著特征。北京二锅头既是北京的特产,又是北京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京城酒文化的代表。二锅头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除了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积淀外,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滋润它生长的京城之地,京城百姓无需编故事、造文化、挖历史、挂名人,二锅头无腿走天涯. 纯高粱传统固态发酵工艺酿造,清香纯正.原香,粮香和糟香俱全,京腔京味,原浆原味,百姓价格的京都二锅头让京都的百姓找回那久违的“一毛三”的感觉吧。
    2016-03-04
  • 从京都二锅头谈中国酿酒工艺
    酿酒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料的过程。 酿酒原料与酿酒容器,是谷物酿酒的两个先决条件。据考古出土距今五千多年的酿酒器具表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夏禹时代存在酿酒这一行业,而酿酒之起源还在此之前。远古时人们可能先接触到某些天然发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龙山文化时期酿酒是较为发达的行业。酿酒原料不同,所用微生物及酿造过程也不一样。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齐民要术》记载的制曲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后世也有少量的改进。 中国酿酒习俗的起源与发生,一般认为是在出现确凿的饮酒器的新石器时代晚朝。所谓饮酒器,便是指陶盉、鬶、高足杯之类。这种饮酒器概念是比照夏商周时期酒器的一般情况而限定的,故难免有失偏颇。 其实,原始时期的人类在使用陶器制品时,虽有一定的分类使用概念,但并无严格的使用定则,一器多用是非常流行的习俗,且有不少器类的用途并未被现代人所认识,按图索骥般地寻酒器溯酒源,显然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国酿酒的起源情况。 从酿酒必备农业和制陶业发生的两个先决条件看,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完全具备。黄河流域的磁山、裴李岗、北首岭、李家村等早期文化已明显出现较发达的农业和制陶业,故中国酿酒的习俗完全可能在此时便已发生。磁山、裴李岗时期的诸文化遗址,普遍发现的深腹罐、深腹三足器等陶容器,器体很大,显然是用于盛贮粮食用的。而陶壶、带流的三足壶、圈足钵等,则是盛、饮水之器,这些盛贮粮食、盛、饮水器,事实上也完全可能是原始酿酒的发生器和饮用器。新石器时代中期如仰韶文化大型陶瓮、缸、罐、鼎和壶、碗、盉,大溪文化的罐、缸、瓶、杯、壶、碗、鼎,河姆渡文化的罐、甗、壶、钵等等,都应是酒的发生器和饮用器。 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的陶甑、甗等和与夏商周时期类似的酒器现象,则表明此时的酿酒习俗相当盛行,酿酒逐渐迈进专业化阶段,酿酒的技术也获得的发展和提高。 而京都酒业在三百年宫廷秘方的基础上, 经过调酒大师和白酒专家的精心指导,吸纳调酒人才,增添现代化科技设备,将酿酒的至高工艺——“老五甄”延续至今。
    2016-03-04
  • 北京二锅头无可替代
    二锅头在白酒行业的地位:在中国酒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品牌价值一步步记录着他们品牌的成长历程。 每烧一锅酒,开始流出的酒叫“锅头”,这酒的浓度比较高,可达到75度以上,数量少,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左右,而后浓度不断地下降,至25度左右断酒。后面流出的谓“酒稍子”。“酒稍子”不能喝,只有10几度。流至1、2度,蒸馏结束,所得“酒稍子”,回底锅随下次蒸馏回收,5度以下提炼食用酒精。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烧酒的原料一般可以经过五到六次的发酵和上锅。除了原材料有小麦、高粱、玉米等等,还有辅料,如玉米秸、玉米核、麦麸子和米糠什么的。按一定的比例经过粉碎后加水,蒸熟,再加入酵母,搅拌均匀后入窖发酵,一般要5天后酒醅出窖,这是锅。出酒后,要把蒸锅中的料取出,经过扬场,把这些料冷却、松散开,而后还要加入少量的新原料和酵母,搅拌均匀后再入窖发酵,这才完成一个班次的工作。5天后再取出用来烧酒,为第二锅,这时开始流出的酒才是真正的“二锅头”,其实就是“快曲”酒。 北京酿酒技艺的次飞跃,发生在中国封建王朝一次辉煌的“康乾盛世”。 此时,北京的酿酒业有了很大发展,以高粱为原料的烧酒行业,以其成本低、度数高、储存时间长、贩运方便等优势发展更为迅猛。当时酒坊“灶火如屋,突烟腾上,数里外皆见之。”可见其规模之大。
    2016-03-04
1
8条信息,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