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糖酒网首页 » 白酒招商 » 贵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新闻

黔酒大师——张方利

发布时间:2018-06-26来源:贵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热度:12724

张方利,祖籍重庆铜梁。

曾祖父张祖文,少时拜师酿酒,技艺捻熟。其时,仁怀地域酿酒业已经非常兴旺,茅台独步天下的酿酒技法日臻成熟。某日,曾祖父偶得“茅台烧春”一饮,不禁大为惊叹,遂起探索酱香酿造妙道之念,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举家入黔,落业贵州仁怀鲁班场,精研酿酒技艺。将茅台工艺与铜梁技艺融会贯通,博采众长,酿酒秘法传至张方利。张方利建“黔酒文化博物馆”, “黔酒茅村民俗馆”,“中央红军鲁班场战斗遗址陈列馆”,“八大民主党派同心馆”,塑“始祖张挥”像,借祖号立“天禄酱香”归宗立派,以传后人。

15298086477907.png

张方利荣获“黔酒大师”称号

曾祖父张祖文带着独门酿酒技艺和年方九岁的祖父张德富举家入黔后,置地兴家,数年勤苦,家境逐渐殷实,到三十年代,已年产粮食300担,于是租房酿酒,重操旧业,将“挥公家酒”的酿造技艺与茅台的酿造技艺有机融合。来自重庆铜梁的酿酒技艺与贵州本土沿袭千年的传统酿酒工艺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挥公家酒”品质得到不断升华,口碑日盛,每到出酒之时便一售而空,遂将原租用的酒坊买断购入,扩大规模,几代张氏先人不断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生产、技术、工艺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与提炼,“天禄酱香”酿造出的杯中尤物由于品质上乘,正好印证了“好酒不怕巷子深”这句俗语,誉满仁怀而远销邑外,“挥公家酒”俨然成为鲁班场的一块金字招牌。

公私合营,“挥公家酒”并入了供销社,后转入食品站,祖父和二祖父继续从事一生挚爱的酿酒工作,至到退休仍醉心于酿酒技艺的探究。父亲虽然是财院毕业从事财务工作,但在家族酒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传统白酒文化的参与感、仪式感、文化感唤醒他对家族酿酒文化和技艺的尊重,以及自己对舌尖的体验那一份热爱和沉醉,在使命与爱好的交织,技艺与情怀的缠绕下,几代人积累的酿酒技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入黔逾百年,张氏子孙谨遵《张子家训》:“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心人。美酒酿成缘好客,教子收书散千金。闲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张方利为人急公好义,乐以助人,修身养性,胸襟坦荡,待人处世,宽宏大量。以小不忍则乱大谋的“百忍传家”哲理告谕自己和后裔当忍则忍,忍者有益。酿酒为业,支脉人丁兴旺,财富亨通,为鲁班望族之一。

黔酒股份异军突起

1962年10月,在浓烈的酒香中,一个日后勾勒和影响仁怀酒业版图的新生命诞生了,他就是今天的黔酒大师,“天禄酱香”酿制技艺的集大成者、黔酒股份公司——张方利。

张方利的童年和少年,和大多数人别无二致,小学、初中、高中,一切按部就班。1979年,张方利高中毕业,当时的招生体制是大学、中专单项选择制,过了中专线因未填志愿,继续读书的愿景落空了,按照当时的体制,张方利顺理成章地顶替祖父进入鲁班食品站工作。上班天的工作就是制曲,是的,正是这一天的工作体验,复苏了一个考场失意者的灵魂,制曲这一道道工序,是一道道含纳中华神奇与古朴、自然与人文、现代与时尚、前沿和传统的风景。他暗下决心,眼神坚毅地望向远方,心中喃喃自语:制曲是一道风景,酿酒是一片广袤天地,在这片广袤天地上,一定要留下我张方利浓墨重彩的一笔。

用行动践行企业使命,用情怀回馈父老乡亲,黔酒股份在收获发展带来硕果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公司历年来在精准扶贫,资助贫困大学生入学、为边远村寨修建桥梁、大力支持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捐资累计数百万元,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获得了政府和民众的一致好评。公司连续14年获得“重合同守信誉企业”称号,并屡获“贵州省A级纳税信用企业”、“生产标准化企业”、“仁怀市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酱香型白酒酚类物质技术研究合作单位”、“贵州酱香型白酒标准化体系起草单位”、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实习实践基地”等殊荣。张方利连续四届当选为仁怀市人大代表;三届人大常委;历任遵义商会常委、执委;仁怀商会副会长、鲁班商会会长;仁怀市张姓联谊会会长、贵州张姓联谊会副会长、北京张姓联谊会副会长;2016年荣获中国贵州首届酒业大师黔酒大师称号。